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诱惑于我,不想?不能!

(2011-06-14 22:55:35)
标签:

诱惑

想却不能

杂谈

        诱惑于我,不想?不能!

           文:九州狐

 


http://s4/middle/62a52021na5ad3be56ee3&690

                       (图片来自网络)

 

自从内心有了这个话题,就很有一吐为快的感觉,等到真正想表达的时候却感觉到很难表述的清楚,一直斟酌这个话题,觉得尽管不能很好的表达这个常讲常新的话题,最起码也能表达自己的态度以及与我一般人的那种无可奈何的感觉,所以还是写好出来免得窝在心里难受。

                                                                  ————题记

与友小酌,席间很多人谈到默契的话题,大家几乎一致认为默契是大家相知相识的程度,其实,我觉得默契还是源于内心的那一份承认,因为有的时候即使你说得对,未必就能得到满堂的喝彩,那是因为需要别人的认可一定必须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包括环境亦或诱惑。

如果一个人否认诱惑,或认为诱惑不存在那一定是骗人的,不被诱惑并不等同于没有诱惑,对于诱惑的把握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如何看待或去做,全凭个人的修为。有人能够经受得住诱惑,有人却跌倒在“诱惑“的石榴裙下最终受到法律的制裁,尽管如此却还是有更多的人前卜后继,不是不知道后果,只是因为诱惑太“诱惑”了。

可以说没有诱惑就一定没有社会的进步,人类因为抵挡不住对太空了解的渴望,应运而生了“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的神话,并一直致力于实现这个梦想,最终实现了这个梦想;人类因为一年四季都能吃上新鲜蔬菜的梦想,于是就有了反季节蔬菜……有的时候梦想就等同于欲望,但是梦想和欲望也一定是有区别的,可是事实上因为人类有了这样那样的欲望导致了自然的破坏,最后成了被自然惩罚的“牺牲品”。

诱惑一定是你似乎“熟悉”,但也一定是并不为你所深知的有形又无形,具象又不确定的那些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如果你不熟悉,你未必感兴趣;如果你太熟悉,你一定也没有兴趣。所以,就这样一个不着边际的话题却“害”了更多的人。

诱惑与否一定源于个体心灵采纳的程度,大家都知道平平淡淡才是真,可是谁又能“撇”得清,“撇”得彻底呢?

 现在很多时候跟圈外的朋友一起吃饭,他们通常最后是以打牌结束,从原先的几元到如今的几万,我不敢想象,仅仅十多年的时间这些人还是这些人,变化会如此的大?是我变了,还是他们变了?亦或是社会变了?我越发觉得与他们渐行渐远,已经没有共同的语言也“玩”不到一块儿去了,于是我诚惶诚恐起来。

想来想去我觉得我想说的仍然没能说得清,想表达的也没能很好的表达,这也许就说明我还没有完全摆脱“诱惑”的诱惑吧。

但是,我想表达的是面对诱惑不是我不想而是我不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