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小yumiko
《B+侦探》带着一副侦探推理片的样子来到了观众的面前,本片是《C+侦探》的续集,无论是故事背景还是演员的选择都是与前一部完全一样,对于这样一部续集作品来说之前《C+侦探》的良好口碑也着实为这部影片创造了大量的票房,或许是观众的期望过高导致观影之后感觉没有上一部作品那么痛快,至少《B+侦探》让人感觉故事桥段有些老套,而且推理过程的小儿科再次挑战了观众的智商。心理学书籍并不能轻而易举的拍成一部带有极强逻辑和真感情的侦探片,夸张的断案逻辑让观众觉得推理有些牵强,影片还刻意追求电影音效的运用,希望用恐怖紧张的音乐让观众走进一个悬疑的世界,只不过过多的运用有点故弄玄虚,没有真材实料。不过电影镜头的色调感还是很不错的,也能体现出导演彭顺不愧为亚洲最出色的调色师。
郭富城在近几年的香港影坛可谓是风生水起,凡是参演的影片不是凭借其影片多得影帝就是借影片获得大量票房,对于这个能给自己贴金的演员彭氏兄弟自然不会放过。影片一开始还是非常不错,尤其是通过双重叙事方式来展现一个犯罪者与一个侦探的个人经历,导演想通过这种叙述让观众更快的融入其中去了解人物内心世界。不过这种叙事方式最容易给观众呈现一个与片中主角不同的视角,这种叙事方式在希区柯克的电影里时常出现。只不过整部影片中根本没有任何的事件对故事进展产生了影像,依然是在围绕一个脑残侦探讲述一本自己都搞不懂的心理书,对于这种毫无张力的故事导演只能用那些苍白无力的惊悚背景音乐告诉我们这部影片侦探完不成只能玩玩惊悚吓唬一下观众了。
或许也考虑到内地严格的审查制度,本片中无论是镜头语言还是人物设置都有浓厚的彭氏风格,但是剪辑收到审查制度的考虑还是显得支离破碎。太多风格化的东西在良好势头中戛然而止,本应该畅快的解析推理过程,但是导演用了一种精神分析法搞得观众一头雾水,而且最后的结局以一种极其小儿科的方式惨淡收场。或许是之前的铺垫过于空洞,不是作案动机的不确定性,就是赋予其童年的阴影。整部片子被阴森恐怖的背景音乐所控制,不管是与案情有无关系先放上音乐再说,大部分都是虚惊一场,当成鬼片看还是可以接受,如果是一部推理片的话还请多看看库布里克是如何拍电影的。对于演员的表演无亮点,对郭富城的演技还是不敢恭维,虽然是获得过影帝不过还是不想在荧幕上看到他面目狰狞假装无知的样子。
推理片之所以吸引人无非就是解读人物内心的过程以及惊险刺激的推理过程,这种预期会在观众心中产生一种期待。不过对于本片来说,成了讲述一个犯罪分子童年往事的故事,悲惨的童年造就了一个冷酷的杀手,精神分析的法则在这部影片中并没有把剧情带入理想的境地,反而这种续集意味浓厚的结局也预示着接下来的一部将带领我们走向一个极端的环境。考不上警校有两种结果,一种成为大侦探,另一种成为精神分裂患者,不过两者都有一个共性就是对于生活中某些方面独特的嗅觉,如果要分胜负当然是精神分裂的患者嗅觉要强。
这部作品,前半部分是不好做片,后半部分就是垃圾。过多的运用背景音乐导致观众总是虚惊一场,次数多了所以才厌倦,结局的刻意开放导致我们已经没兴趣去期待接下来的作品。不过镜头语言以及剪辑还是非常不错,如果你把这部影片当成侦探推理片劝你不要看,要看的话放平心态,不要期望太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