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饶了我们的经典吧,别在翻拍、别再二 —— 当电影翻拍、续集成为一种时尚

(2010-12-23 22:06:15)
标签:

小小yumiko

原创

翻拍

续集

娱乐

分类: 电影专题

      

    
文/小小yumiko

 

        经典文学或者剧本在当下的处境非常之特别,他们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关于他们远与近的答案变得非常迷离。而对于我们大多数观众来说这个距离无疑是前所未有的近在咫尺。经典作品在以前所未有的开放和宽容进入我们艺术创作的领域。而我们打开电视经常看到那些再熟悉不过的老故事的重演,这种新的包装新的面孔让我们依然有所回味。虽然有很多情怀夹杂在其中,但是从另一方面也表现出了我们电影剧本创作的匮乏,而且也唤醒了这个时代原创精神的重要。接下来盘点那些翻拍或者续拍的电影,看看它们在技术更高的今日如何超越或者借鉴第一部的经验。

 

别拿情怀说事,我们没有那种回忆

 

http://s2/middle/62a4e3e2t98149ca09a01&690—— 当电影翻拍、续集成为一种时尚" TITLE="饶了我们的经典吧,别在翻拍、别再二 —— 当电影翻拍、续集成为一种时尚" />

《庐山恋》
属性:原版
导演:黄祖模
上榜理由:中国第一部吻戏

 

    提到这部电影对于八十年代的中国电影来说可谓红遍了大江南北,这部影片不仅描绘出了一座美丽的庐山,而且还创造了很多中国电影的奇迹。作为一部文革后第一部爱情片,其中最重要的当属那个中国电影荧幕第一吻。也可以说这一吻是具有跨时代的作用,对于这个三十年前的电影来说,或许其中夹杂了太多的历史烙印,或许这种历史烙印让你在观影的过程中体会到了某些荒谬和无趣,但是这部电影之所以经久不衰就在于他给中国电影或者中国文化界的一个历史作用,是突破封建束缚的一次完美的艺术展示。而且这部电影也给当时的观众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那些谈人生、谈理想简简单单的恋爱过程也成为了那个时代的缩影。如今蓦然回首那种青春的懵懂依然留在经历过那个时代人们的心中,这种情怀也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忘。

 

《庐山恋2010》
导演:张瑜
属性:续集

 

http://s6/bmiddle/62a4e3e2t98146c93d3e5&690—— 当电影翻拍、续集成为一种时尚" TITLE="饶了我们的经典吧,别在翻拍、别再二 —— 当电影翻拍、续集成为一种时尚" />

     作为《庐山恋》的延续,《庐山恋2010》这部片子并没有给我们观众带来新时代中更多的新意,但是这部电影的营销策略非常好,就他的电影名称来说不像别的续集那样直接在原版电影名称后面加上一个2,它的名字2010似乎给了这部老电影一个新的时代特征。就这部电影的本身而言,用现在人的爱情来勾起30年那个时代人的情怀是非常有难度的。导演一定要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只为了自身利益不追去艺术性最后的结局必定是被观众所唾弃。当年那部《庐山恋》有太多的情怀在其中,中国第一部吻戏其中夹杂着太多的回忆,而这部《庐山恋2010》,我看也就是在茫茫电影中的一个过客而已,而且这个过客还是个强盗。 假大空的故事情节,“三角恋”的纯情爱情,与庐山无关的电影情节,这就是《庐山2010》给我们观众留些的印象,当年的《庐山恋》现在提起给我们的是一种情怀,而这部电影给我们留下点印象就不错了。

总结:《庐山恋2010》这部影片很好的证明了这个商业大潮之中依然有很多导演拿几十年前的情怀来获得如今观众的芳心,但是曾经的情怀是需要尊重的。而这些导演却在这场商业战争中迷失了方向,到头来真正伤害的还是我们观众自己,提高观众的欣赏水平是当下对于我们电影观众来说是最需要提高的。提高欣赏水平,与这些弱智电影说不!

 


无创新,老套路

 

《叶问》
导演:叶伟信
属性:第一部

 

http://s4/bmiddle/62a4e3e2tdf0ccc761143&690—— 当电影翻拍、续集成为一种时尚" TITLE="饶了我们的经典吧,别在翻拍、别再二 —— 当电影翻拍、续集成为一种时尚" />

      这是一部符合中国观众欣赏口味的电影,这样以抗日战争为背景的影片最容易挑拨大众的民族情绪。虽然结局我们大家都是心知肚明,但是观众还是希望看到我们的英雄人物去打败假想敌,而且当打败之后依然会得到很强烈的满足感。这部影片最大的亮点就在于对人物的塑造是十分饱满而且符合中国大众口味的,叶问虽然是剧中必然的主角但是对于其身边的小人物还是做了很多的描述,正是因为这些生活在市井阶层的小人物才让这高大神猛的一代宗师死里逃生,而这些小人物虽然没有英雄人物那样耀眼光辉,但是他们心灵深处自由他们不为人知的人格魅力。相比之下,这部作品对于小人物的关怀和对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了对自己的自我救赎是十分值得赞扬的,而叶问这个模式化的故事结构在如今依然能为我们大众带来快乐已经十分不易。

 

《叶问2》 
导演: 叶伟信
属性:第二部

 

http://s16/bmiddle/62a4e3e2t759ba5e482bf&690—— 当电影翻拍、续集成为一种时尚" TITLE="饶了我们的经典吧,别在翻拍、别再二 —— 当电影翻拍、续集成为一种时尚" />

      《叶问2》的出现对于我们观众是可以接受的,这种商业功夫片也是观众所喜爱的类型。但是这部《叶问2》来说剧情有些让人找不到头绪,不过上一部《叶问》也好不到哪里去,但是第一部对于小人物的塑造成为了电影成功的关键。而这部《叶问2》还真的成为了甄子丹耍酷,黄晓明耍“二”的舞台,而且过于神化的叶问让观众看得有些厌倦。如果来一个叶问的成长史似乎更能体现这个一代宗师的伟大,即提高了电影本身的可看性,而且还让观众看到从一个小人物走向一代宗师的曲折成长史。展现一代宗师可以,只是这种神话般的英雄不好伺候,电影中叶问就像游戏中我们开了无敌药水一样刀枪不入,这个BUG英雄根本就不足以成为贯穿本片剧情的关键。而且必须要有像第一部中李钊那样有着性格饱满的小人物的存在,不然你这个孤独的英雄不能让我们观众买账的。
   
总结:叶问系列成就了甄子丹在我们观众心目中的英雄形象,而且关于叶问题材的电影屡见不鲜。不过这些作品都逃离不出一个BUG英雄,神化英雄不可怕,可怕的是塑造的对手都是个白痴。总的来说第一部比第二部要好的多,至少情节的可看性以及刻画的历史大环境都要比第二部好。
 

 

 

披着经典的外衣闯江湖

 

 

《我的野蛮女友》
导演:郭在容
属性:经典的第一部

 

http://s16/middle/62a4e3e2t9814a08166af&690—— 当电影翻拍、续集成为一种时尚" TITLE="饶了我们的经典吧,别在翻拍、别再二 —— 当电影翻拍、续集成为一种时尚" />

      这部电影在我的印象里就是代表了韩国电影的一个最高水平,虽然艺术性不强,但是这个爱情喜剧片让我们了解了韩国电影。在一个情节十分曲折的过程中,虽然结局在我们意料之内,不过那些充满嬉皮搞笑的过程还是出乎了我们的意料。男女主角每一次的相遇每一次分离都牵动了我们观众的心,搞笑的情节还赋予了其很多的隐藏内容在其中,反复看很多遍之后依然能有所收获。在这部影片中这个所谓的“野蛮女友”的确让打破了我们观众对于女友这一概念的认识,当野蛮成为一种两性关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时候,对于我们男性观众来说的确是一种心里上的挑战。不过看完整部影片我们才发现这种“野蛮”是一个具有两面性的复杂人物性格,野蛮是为了掩饰内心的软弱。而这个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的女友成为了整部影片的灵魂。一部简单明了的浪漫喜剧,让我们看到了韩国电影工业化道路上的成功。

 

《我的野蛮女友2》
导演:马伟豪
属性:中国高仿垃圾片

 

http://s12/middle/62a4e3e2tdf0cc633e51b&690—— 当电影翻拍、续集成为一种时尚" TITLE="饶了我们的经典吧,别在翻拍、别再二 —— 当电影翻拍、续集成为一种时尚" />

      如果说《我的野蛮女友》是一部经典影片,那么这部由中国制作的《我的野蛮女友2》就算是一部仿制垃圾片,而且这个仿制产品质量还很拙劣。看完这部作品之后才发现即使是马伟豪这样的以喜剧电影出名的导演来拍都能拍成这种档次实在不敢再要求什么。想想当年的《地下铁》《新扎师妹》难以想象这样没有任何可看性的片子能出于他手。对于十年之后的观众来说,如今的电影作品中有太多这种野蛮的两性关系电影,以至于我们产生了厌烦。这种良性关系不是一种正常情感上的关系,关系即使有这种野蛮也不会像这部电影中那样不给男性一丝的尊严,而当年的《我的野蛮女友》中那种野蛮是出于一种保护自我的内心世界,在看看这部电影中熊黛林所饰演的野蛮女友简直就是一个拿男友不当人看的疯婆子。不过对于何炅和冯媛甄两个角色的塑造还是本片的一大亮点,或者用这两个人来体现我的野蛮女友这一大的主题可能会让片子效果更好。通过这部片子也不难看出,中国电影的大环境造就了这样的影片,一个与原版基本没有任何联系的影片取一个和原版相似的名字从而骗取票房,这种小伎俩迟早会让观众识破。别说是《我的野蛮女友》的第二部了,要是让韩国观众看了岂不让人笑话。

总结:两部影片没有任何的可比性,《我的野蛮女友2》根本就没有任何的资格与《我的野蛮女友》比较。韩国电影也是通过他们的电影人坚持不懈的奋斗出来的,而我们的电影人如今都想着去玩票,拿中国的观众开涮,不追求电影的可看性只追求一种侥幸的相似度,这种方式是无法让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


我们的队伍“坚不可摧”

《举起手来》
导演:冯小宁
属性:商业转型片

 

       《举起手来》是冯小宁的一次转型作品。从《紫日》《红河谷》等抗战题材电影转向了带有轻松搞笑气氛的抗日电影,这种转型也让我们看到了这位第五代导演在时代的春风中成为了弄潮儿。喜剧是为了更好的迎合大多数观众的审美趋向,这部《举起手来》也秉承了第五代导演的特点,镜头语言的大气和沉稳,线条的阳刚都能看得出冯小宁对于作品艺术性的追求。只不过出于对影片搞笑氛围的营造却塑造了一群毫无战斗力的白痴小日本,把敌人形容的那么弱智,其实更多的说明了我们观众更弱智。不过这种风格本身是为了追求搞笑,所以有些无厘头的实力差距也是可以接受,国外也有很多这样类型的影片,比如著名的法国电影《虎口脱险》同样把那时战无不胜的德军描写成了一群白痴。只不过这种风格化的形象塑造也让遭到了很多人的骂声。从整体来看这部电影笑料十足,但可看性不高,就像一部加长版的舞台小品一样。笑料多,但连贯性不强。


《举起手来2》
导演:冯小宁
属性:商业玩票片

 

     如果说第一部《举起手来》还是可以看得话,那么这一部简直就是冯小宁的一次玩票之旅。剧情的模糊让观众看得这部作品脱离了历史的大背景,这种对于历史的含糊不清也让作品成了一种后现代的无厘头作品。只不过《举起手来》让冯小宁玩起了抗日幽默片,而且第一部还算是具有奇思妙想的影片。但是第二部的出现注定会毁灭了第一部在我们观众心目中的地位。而且冯小宁作为第五代导演镜头空间的运用也失去了当年的特点,整个影片的构图都缺乏一种饱满的空间立体感,而且还时不时的用一种教说式的口吻来教导观众。在这部电影中似乎大家已经忘了这位曾经美工出身的导演了,那种第五代导演经常玩弄的大空间镜头都已经荡然无存,如果非要转型是可以的。故事的结构可以转变,但是自己的风格要有所保留,要不然成了一场邯郸学步一样的悲剧,那岂不让观众笑话。


总结:冯小宁的这次转型也充分说明了中国电影行业中的浮躁心理,当赚钱成为一种终极目标的时候,想出好的艺术作品是完全不可能的。当这种艺术行为转变成为了一种商业行为,导演改行都做了商人,我看这商人不是一般人能做的,只不过这些导演做了商人之后只会伤害我们观众罢了。

商业片的悲哀

 



《钢铁侠》
导演:乔恩·费儒
属性:商业“连续剧”
 
     蜘蛛侠,superman,蝙蝠侠都是我们观众所熟悉的超人英雄。这些英雄不食人间烟火一样保护着世界的和平,只不过这样的神化般的英雄对于观众来说已经失去了兴趣。而这个带有草根精神的钢铁侠从一个小人物成为人民的英雄着实提起了我们观众观看的兴趣,这种个性化十足的英雄人物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也符合了大众的口味。美国好莱坞的造星过程中也吸取了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平民成为英雄已经不是梦。就像电视上那种热播的选秀节目成为了展示自己的舞台。虽然这部作品带有了很强烈的美国特性,个人英雄主义充斥着观众的眼球,但是平民化的英雄可能更能掀起我们观众对这个钢铁侠的追捧,在这一个崇尚个性化的时代中,拥有个性的时代英雄必然成为这个时代的缩影。

 

《钢铁侠2》
导演:乔恩·费儒
属性:商业“连续剧”

 

http://s15/middle/62a4e3e2t98146d3c7f1e&690—— 当电影翻拍、续集成为一种时尚" TITLE="饶了我们的经典吧,别在翻拍、别再二 —— 当电影翻拍、续集成为一种时尚" />

     之前一部《钢铁侠》是塑造一个平民英雄,而这部钢铁些却让我们观众看的找不到头绪。爱情、亲情、友情在这部片子中都有所涉及,不得不承认这毕竟是一部商业片,整部影片都是严格按照商业模式运作的产物,演员的打斗以及出场的顺序都是严格要求。所有人都像极其一样在运作,而且拖沓冗长的剧情让这部影片缺少了观看乐趣,英雄依然是那个平民英雄,只是这部片子罗嗦的剧情意味着这是为了第三部钢铁侠而作准备。而且这个平民英雄没有了成长史,也变得不着边际的强大。而且他也居然恋爱了,但是这种爱情只是轻描淡写,其中的秘密还要让观众自己去意淫。如今观众已经不追求第二部作品的可看性了,至少有所创新,不要愚弄观众。

总结:《钢铁侠2》没有之前的第一部的可看性,似乎所有的续集都以这样的命运而告终,但是那些制片人们依然对于续集的续集很有信心,我也相信《钢铁侠3》在不久的将来还会横空出世。就像黄宏的小品讽刺《三枪拍案惊奇》那样,“拍完三枪拍四抢”,拍完这些续集的续集之后依然有观众去看。2的有深度,2的有内涵。既然是续集,就要有所突破,最起码能让观众看得下去。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如今的电影也成为了一种复习资料,没有创新不说,就连原作品的风格也丢弃实在让人想不明白。对于这种翻拍续拍的现象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电影剧作者创作精神的匮乏,不能创造出好的作品,这样的后果只能是拍了上集拍下集。而且作为我们观众来说依然对此乐此不疲,而电影人正是抓住了观众的这一心理才随便拍一个第二部来愚弄我们,骗取票房走人。不过翻拍不是不可以,对于经典剧作来说,不同的导演会有不同的叙事风格,只不过好的成就一个经典而坏的却毁了自己名声。经典的电影少去翻拍,别到头来在一片谩骂和指责声中拍屁股走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