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小yumiko
中国讲究百善孝为先,赵氏孤儿就是中国元杂剧中最具影响地位的历史剧之一,只不过通过这种带有悲剧色彩的故事来诠释忠义的确有些伤感,这种极端的方式让我们感觉关乎人性的东西简直少之又少。但是不能就其古典悲剧就忽略它在中国的历史价值,这部《赵氏孤儿》陈凯歌也吸取了之前几位第五代导演的教训经验,陈凯歌依然保持着自己的高贵气质,他从来不挑选一种没有大的历史背景的故事来拍摄。如今的商业垃圾片再多也不能他也不能让自己的片子掉分,最起码就故事性来说要必须有一个历史依据来服众。所以观众不得不承认陈凯歌电影中那些文学性是从何而来了,他不像张艺谋那样对于镜头运用的出神入化,但是对于片子的人文关怀和历史诠释还是要高过张艺谋的,谁让张艺谋是个摄像师出身的呢。
在商业片的道路上
陈凯歌无疑是中国最有文学范儿的导演,这也是他那个时代给予他的最重要的特质。这部《赵氏孤儿》无论是对于剧本的把握还是对于人物的塑造都能看到陈凯歌是下足了功夫。虽然是一部纯粹的商业片,但是他还是要在这种电影中付出真情实感,体现出对于人性的关怀。从《无极》开始陈凯歌也改变了以往的风格也步入了这个商业片的时代,只不过这次改变不算成功也遭来了观众的质疑,不过作为恩师的周传基曾经告诉过他电影必然要走向商业化电影,类型片成为这种商业转型的成功标准。电影不上也谁会给观众免费去拍电影,这种商业与艺术的结合才是今后中国电影所要经历的漫长的过程。还记的那部不为人所知的《和你在一起》,这也是一部陈凯歌的作品,从这部作品中我深刻的体会到这位导演对于家庭生活以及人物成长的关怀。这部《赵氏孤儿》当属近几年来中国最为成功的商业片,抛弃艺术性和纪实性来说,票房不低而且也迎合了大众的欣赏口味,这种大众的欣赏口味也要归功于赵氏孤儿这个流传已久的经典故事。不仅迎合大众口味还很好的在这个经典故事中体现出对于那种缺失已久的人文关怀,这是本片给人记忆犹新的地方。
如何赶历史潮流
在最近中国的各大电影公司争先恐后的去纽交所上市,也可以看出中国电影这块肥肉成为了各大商家汇集资本的后花园。当年那部《靳柯刺秦王》荣获了戛纳国际电影节竞赛片,也不可否认陈凯歌在世界电影节的地位,似乎在国外他就代表了中国电影。如今这个时代潮流必然要把经济挂钩,艺术也要与经济相关联,《赵氏孤儿》也成为了这个时代的弄潮儿,他的出现也开起了中国新时期电影的一个热潮,恐怕明年张艺谋会出一个《窦娥冤》之类的电影出来。不过如今大家喜欢的那种爱情浪漫主义对于年近六十岁的他们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了,看这些老人拍电影才能真正的体会到人生的真谛,《赵氏孤儿》中体现的一种思想的变迁也成为这部电影成功的关键之处。只不过如今的忠义则更倾向于人性,所以说陈凯歌在这个历史潮流中观众人性是时代所需人民呼唤。
体现个体时代
美国好莱坞的个人英雄主义让我们观众百看不厌,这种对于个体突出的时代成为这个时代的主题。《赵氏孤儿》也很好的诠释了这个时代的主题,而且就封建社会的忠义演变成如今的人性,中国可以接受杀父娶母,但是绝对不能接受一个父亲抛弃儿子。其实想一想这两种极端还是都不要做为好,不过如今的时代是要关注社会的小人物,如何体现小人物这必然要涉及到人性关怀,人性关怀最重要的是体现一个时代特征下一个人物的生存状态。《赵氏孤儿》这部影片依然给我们观众展示了一个刻骨铭心的时代背景以及触目惊心的现实状况,王学圻还是那个王学圻,而那个陈凯歌已经不是当年那个陈凯歌了,只不过黄晓明的出现的确让整部影片折扣不少。
从忠义孝道再到如今的人性关怀足以体现了当今社会的进步,忠义孝道依然要延续,但是这种延续要建立在对于人的尊重之上的,那些古典的悲剧明理都过于极端,缺少对于人物的关怀,而陈凯歌用一个时代去诠释这个古典的戏剧是明智的选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