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小yumiko
写在前面的话:在经历了中国电影的灰暗一年之后,我们憧憬着有一部电影能真正捍卫电影的尊严,期待着能给我们一种心灵的震撼,没有共鸣至少让我们感到快乐就足够了。《阿凡达》终于来了,他来拯救世界的电影发展道路,詹姆斯·卡梅隆带着“阿凡达”来拯救世界了,卡梅隆的每次出现似乎都意味着一次电影界的地壳运动。之前对《阿凡达》期望太高,即使是这样在看过之后依然没有丝毫的失望,这就叫“牛逼”!
中文名: 阿凡达
外文名: Avatar
出品公司: 二十世纪福克斯
制片地区: 美国
导演: 詹姆斯·卡梅隆
编剧: 詹姆斯·卡梅隆
制片人: 詹姆斯·卡梅隆 乔恩·兰道
主演: 萨姆·沃辛顿,佐伊·索尔达娜,西格妮·韦弗
类型: 动作/惊悚/科幻/冒险
关于《阿凡达》引发的联想
一个好的电影必定会迎来一个电影新时代的到来,是《阿凡达》让我知道了IMAX 3D,是《阿凡达》让我知道了IMAX电影带来的是超级视听震撼。只可惜我在这个国内的二线城市只能看3D胶片版的,虽然没有imax的屏幕大,但是效果依然很强大,期待IMAX的真正普及,到那个时候我们才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那样才是电影真正的意义。
由《未来战士续集》、《异形续集》到史上最卖座电影《泰坦尼克号》,导演詹姆斯·卡梅隆每次都给我们观众一种不一样的概念,让我们在其中去寻找电影的发展方向,这部《阿凡达》也不例外。詹姆斯·卡梅隆的每部电影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每个电影都抓住了我们观众的“无知”,当年我们看《泰坦尼克号》的时候,哪见过那么逼真的灾难效果,哪见过那么逼真的电脑制作,当《泰坦尼克号》之后,我们才渐渐发现电脑大制作普及之后我们需要的不是制作技术而是制作的理念。十几年之后我们已经看厌倦了电脑制作,我们需要的是身临其境的感受。那么,詹姆斯·卡梅隆就带领我们去体验IMAX 3D的魅力,让我们观众体验身临其境的感受,在感受的同时我们也在潜移默化的接受IMAX 3D电影,这样也有助于IMAX 3D电影的普及让我们在未来几年内去看IMAX 3D电影到厌恶的过程。然后在给我们一个全新的电影概念,给我们一个看电影的理由就可以让我们的无知变成金钱。
看完《阿凡达》让我联想到了moon
说道moon,可能大家都会知道那个韩国魔兽界的老大被誉为第五种族的moon,他操作好,意识好看他的比赛是一种享受。但是他打比赛的表情永远是那个目光犀利但是嘴巴永远是合不上成痴呆状态,那么看完《阿凡达》之后我们的脸真的凝固住了,张着嘴巴留着哈喇子依然沉浸在震撼的画面中不可自拔,这就叫牛逼,牛逼到我们已经无力去把我们刚才惊讶时候张开的嘴巴合上,因为惊讶震撼的地方太多,我们已经被震晕了。电影放映完之后电影院里没有往常的讨论声,所有人都鸦雀无声的走出电影院,这完全是被电影给震的没话可说了,也可以说电影没有争议性,所有的故事情节都让我们觉得合理,美国好莱坞的片子千篇一律的英雄主义,但是这次依然英雄主义但是换成了3D这就是创新。
《阿凡达》让我联想到了“拆”字
看完《阿凡达》只有中国人才能想到“拆”这个字,在大街小巷上可以随处可见那个大红字“拆”,不是因为我们中国人喜欢拆房子玩,是因为我们的拆迁太具戏剧色彩,每次的拆迁都会出现个“最牛钉子户”,也会出现一系列的经济纠纷。不是我们素质低,是有些部门没有真正的为我们老百姓考虑,世世代代在那个屋檐下生活,虽然金钱会让很多人选择离开,但是金钱是买不到那个曾经的回忆。可能现在这些小平房以后会变成高楼大厦,但是这些不会属于他们。《阿凡达》在中国又赋予了一个新的意义,就是“拆”要给我们一个合理的理由以及合理的赔偿。强行拆除会遭到像《阿凡达》中那样集体种群的反抗的,所以“拆”是一门学问,也是一个扎根在中国社会短时期内不能合理解决的问题。
《阿凡达》让我联想到了美国总统演讲
每一次的美国总统换届演讲都会吸引世界成千上万人的关注,在美国总统虽然是高高在上但是在他们心里总统更多的是一个明星,演讲是他们展现个人魅力的一次最好的体现。《阿凡达》中那个人类控制的navi人很自豪的用着那个美国式英语去征服着另外一个星球的人们,虽然他们听不懂但是他所表现出来的就是一种个人英雄主义,所有人都是用着赞美的目光去看待这个美国佬,他们总是有着一种引以为豪的自信。就像美国总统演讲,用的最多的肯定使我们那群学英语的孩子们,美国总统的演讲必定会成为翻译书的畅销书籍。在中国似乎没有演讲的概念,演讲在西方大多数往往是说服型演讲,就是为了某一种或多种目的通过演讲渲染一种气氛,通过逻辑性的演讲达到演讲要说服的行为等目的。而在我们祖国大多数是陈述型演讲,是为了面向大众陈述一个事件、过程、计划或其他。那么在这两种演讲中最具影响的还是说服型的演讲,不仅体现人格魅力而且也让大家在演讲中得到一种精神享受。所以美国的导演们热爱演讲的形式去征服任何外力,所以《阿凡达》中出现这种场景也不足为奇了。
《阿凡达》只是一个传说罢了,只是一个传说之外的传说。我们即使再有钱也不会拍出这种商业中又有内涵的片子,我们无法穿越这个商业的鸿沟,我们只能被商业化所吞噬,没有几个导演可以为一个片子去花费十几年的经历。虽然故事情节老套,结局我们都可以想得到,但是它开创了一个电影新时代的到来,虽然目前还不能成为电影的主流元素,但是我们的电影未来之路肯定要朝着这个方向走。我们也不要刻意去挖掘电影中的深刻寓意,可能我们几年之后再去看这个电影依然是拍手叫好,连叫“牛逼”。十年磨一剑,那么我们依然会期待詹姆斯·卡梅隆的未来制作会更牛,至少他依然会让我们“无知”的观众去体验无知的快乐。这就是詹姆斯·卡梅隆,一个用十几年时间拍电影的人。这就是《阿凡达》,一部史上票房第二高的电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