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谁看过这篇博文
加载中…
正文 字体大小:

《再生号》让我“气喘嘘嘘”了下

(2010-12-09 16:55:28)
标签:

影评

再生号

娱乐

分类: 影评达人

文/小小yumiko 
 
   如果说韦家辉的《神探》玩的是多视角叙事,那么《再生号》则是将电影的多层次许是推向了极致。本片大约80分钟,但是由于情节的高速运转让我们一直保持着几张的状态,很不轻松。此部影片最大的亮点却不是形式上的新奇夺目而是电影实质内容中关于宿命的严肃命题和他寓于本片当中不可忽视的人文精神。 
 
  
 
  
 
   故事其实很简单,叙事结构让我们觉得太复杂,这里的复杂不是叙事很拖沓,而是很新颖,让我们感觉到了故事原来还可以这么讲,小说还可以这样写,情节还可以那么的错综复杂。连续看了两遍电影,才将电影的层次大致的分别开来,其实我不是想去把这个谁死谁生去搞明白,而是去体会导演想给我们透露出什么样的人文精神以及他所寓于电影本身的意义。让我感觉到了电影当中那个孤独无助只能用写小说来安慰自己的melody,那可能就是韦家辉的影子,在面对事业的的低谷,他最终选择了一部悬疑片来证明自己的实力,他成功了。但是也失去了很多东西,就像melody最后用自己的小说拯救了自己,她却失去了家人,失去了曾经那份真挚的幸福,这又牵出了一个哲学的问题,人是为了谁而活,我们活着都需要一个精神的寄托吗?就像西方人都信奉基督教一样,那么我们中国人没有宗教信仰的民族,我们的精神寄托在哪里?其实没有了宗教信仰,我们依然有自己的家庭有自己认为的精神寄托。 
 
  
 
   不想再去多说这部电影的故事情节,只是看完之后自己的感想太多。想写一下自己的观后感,在面对全球快餐时代到来的时刻,香港电影也走向了低谷,也出了一些自己不擅长的片子,像《机器侠》之类的。香港电影不擅长这种有情节深刻的片子,而是比较擅长那些无厘头,草根文化的电影。这也是他们呗长期的文化侵略所造成的后果。之后97年香港回归之后,让大陆的政治思想给和谐掉了很多优秀电影。其实不得不承认,香港电影至今还是比大陆电影有可看性的,无论编剧还是人物刻画都是比较有深刻含义的。 
 
  
 
  
 
    人生在世,面对生死别离,显得很无助,即使我们爱的再深,爱的在轰轰烈烈,还是有一天,人老珠黄。看完这部电影我真的想去天真一次,想去相信世界上真的有鬼的存在。就让我们天真一次吧 ,我们要珍惜身边的每个人,当我们失去的时候,才知道什么叫做生死别离。 
 
  
 
  
 
     我们做人也要豁达一些,这样我才能解脱才能更快乐一些。毕竟小说不是生活,生活依然继续,我们还是更现实一些,珍爱生命。真爱现在所拥有的一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