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小yumiko
对于我这个从没看过哈里波特系列的伪哈迷来说看这部电影的确有些摸不着头绪,但是对于这部即将结束的电影系列来说再分一个上下集着实在我的心理打了折扣。十年磨一剑,十年的时光让我们从不懂事的小屁孩成为了新时代的大学生,感慨万千之际又感谢国家对自己的培养。而这部哈利波特系列也伴随着我们成长,在这即将大结局之际也有更多的留恋。其实这种哈利波特情怀更多的是青春年少时的痴迷,结局固然不重要,只是能在电影中体会从前的快乐就够了。
《哈七》带着所有人的期望而来,结局对于艺术来说是一种必然选择,而这次的结局略带些了商业气息。既然分上下两部,兴许会用上部来讲述片中众多的故事框架,然后用下部来展开故事然后结束故事。可是在这部《哈七》上部中没有看到多少新的故事情节,所有情节的展开都是对前几部的一种延续和概括。或许这个系列片子带有太多人的怀旧情怀,既然结局了要娓娓道来才能值得回味,只是在看完电影之后才觉得这是一种商业行为,为了多赚一次票房钱罢了。不过也不能否认它的影响力,每一步哈利波特系列的出现都能掀起全球的热潮,不得不承认作家罗琳给我们读者或观众营造的这个魔法世界的确是超乎想象力,而且里面所有的情节都是再为下一部的故事做某种铺垫。这种功底不是一般的作家可以做到的,而且关于想象力的东西需要更多的一种经历。
从这部电影中来看出现了很多以往系列中的众多的道具符号,而这些符号构成了整部系列的怀旧情结。那一张张会动的报纸,那把载着你到处飞的扫把都能勾起我们的回忆。对于这种打怪练级然后PK终极BOSS的电影来说,电影中的人物设置以及道具设置必然成为整部影片的关键所在,而且对于一部有着良好口碑的文学作品来说的电影,其中最为重要的要抓住电影的构思,毕竟影像描述要远比文学作品表现的更加丰富。经典人物形象也要给予其更多的人性,脱离了人性的思考这样的角色也不会成为众人皆知的人物,而《哈七》中让我这个没有任何哈利波特历史的观众喜欢上了多比这一卡通形象,这也算是哈利波特给我留下的印象吧。作者赋予多比这个形象太多的感情,其中的勇敢、真诚、乐观和纯洁都是我们可遇而不可求的。这就是一个经典的人物形象,可以让我们在爱他的同时也对自己产生一些反思,也希望这个死去的小精灵穿着它的小鞋子选择自己的路永远的走下去。
在《哈七》这部作品中可能在罗琳也受到了著名电影《猜火车》的影像,在通往地下办公室的那个片段中选用了一个我们非常熟悉的情节。通过在一个肮脏的厕所然后进入一个硕大的办公大楼,还记的那个苏格兰最肮脏的厕所底下是一片蔚蓝的大海,《猜火车》中的那个镜头的确太美了,而这部电影中同样运用了相似的表现手法也许是在为前辈的电影致敬,或者《猜火车》在英国人心中的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可能这样的镜头对于哈迷们不是太敏感,而对于我这个没有任何哈利波特情节的人来说看到这样的镜头心出现在这部作品中中对这部作品又产生了无限的好感,谁说情怀这东西矫情,其实有时候看到那些经典的片刻还是会让我们重新燃起对于某种事物的热爱。
上部结束了,它依然还会掀起下一部作品的追捧狂潮。尽管这种结局已经在我们观众心理有了一个答案,但是人就是这样不看到最后是不善罢甘休的。而且这部作品有了些《猜火车》的味道,是不是下一部作品就该来《两杆大烟枪》了?这谁也说不准,那就让我们一起期待大结局的到来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