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爱老片】——《大腕》,贺岁也疯狂

文\小小yumiko
写在前面的话:
你可能刚看到题目会有些疑问,为什么《大腕》也能入围这个经典老片的行列。其实在yumiko看来《大腕》称得上有史以来中国大陆出现的最具喜剧效果和讽刺效果的贺岁片,无论是片中那些荒诞的故事还是那些最具经典的对话至今都会让我们津津乐道。冯小刚凭借着那个无法复制的京味儿幽默透露出了很多对于当下社会的种种忧患。经典就是经典,他会让你在日常生活中作为一个调侃的对象,其实我最喜欢的一句台词就是那个很现实的话“no
money no woman”。
《大腕》——贺岁片也疯狂
电影名字:大腕
编剧: 石康 / 冯小刚 / 李晓明
导演: 冯小刚
主演: 葛优 / 关之琳 / 英达
IMDb:6.4/10
推荐理由:一部带有强烈黑色幽默色彩的贺岁片,让我们在娱乐之后留给我们很多值得深思的地方。

这是一部文艺青年都应该看的电影,让我们了解了北京草根文化的最好的媒介。冯小刚在普通观众里有很好的人缘,但是却在评论界没有太多的声音。在yumiko看来冯小刚所拍摄的贺岁片就是一张名片,中国的贺岁片除了冯小刚没有任何人可以拍的出来。第一,他的贺岁片无论在哪里拍摄都少不了京味,那么这样就说明紧紧跟着首都走。第二,语言对于塑造人物性格和推动事情发展是冯小刚最拿手的,所以在他的电影里出现了很多经典的台词对话。第三,唯一的一群生在北京长在北京的制作团队,无论是编剧王朔还是导演本身还是葛优都是小时候在北京大院里长大的孩子,就像《与青春有关的日子》里面,就可以想象冯小刚以及王朔的童年时什么样子。皇城根地下长大的孩子们永远都会调侃政治,这是一个环境的影响。
《大腕》,之所以在IMDb评分上看似很低,其中是有原因的。IMDb评分大部分是国外的人,他们基本上不知道中国的国情,我们社会的中一些问题他们根本不了解,我们的文化北京跟他们完全不同。所以中国式的英语他们也不会觉得搞笑,我们的皇帝拿着可口可乐喝着他们认为也是理所应当。他们也根本想不出来为什么超强纠错就是超强盗版。在这里可以反映出冯小刚对整个社会的洞悉是如此深刻,对于我们本土文化受到国外文化冲击做出来黑色幽默般的讽刺。这就是一个好导演应该完成的使命,让我们在电影这个媒介中反映出社会中的种种现象。
贺岁片本来就是一种商业片,娱乐大众就可以了。但是冯小刚没有仅仅的局限在这一点上,他还与时俱进把当今最热门最火爆的社会问题透露在电影上,让我们在看到冯小刚对这些社会现象的痛骂之后给我们的一些反思,电影中出现了很多让我们看的有同感的社会现象,比如
极力的崇洋媚外,皇上喝可口可乐;广告是无孔不入、见缝插针。盗版现象无处不在、导演与演员之间的潜规则。有钱人的价值观的扭曲等等这一切都让冯小刚表现的淋漓尽致,让我们在看到这些问题的同时也冷静的深思起来。娱乐过后的反思是最深刻最铭记的,冯小刚做到这一点把娱乐做到了一种境界,知道什么是境界吗?尤优告诉路西“境界是可以达到的程度”那么冯小刚在贺岁片已经达到了一种境界,那么也可以说这种程度是前无古人的程度。

片中最具讽刺意味的有两处,一个是广告招标,另一个是疯人院。先说这个广告招标,现在无论是公交车上还是地铁口还是电线杆上都会有各式各样五花八门的广告,各种广告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广告的增多代表了一个社会市场经济的繁荣,其实从某种角度来看是个好事情,经济的繁荣,但是无孔不入的广告也会误导一些消费者的消费趋向,也会让一些不法分子通过广告成为亿万富梦。就像那个乐哈哈的老板告诉尤优一句话“只要有了钱,假的也可以变真的”这就是广告的力量吧,在中国的消费者其实很单纯,我们那么多的老百姓只知道一个标准就是只要是电视上的东西就是放心的,广告的力量是无穷的。黑的也能变成白的。尤优抨击了那个vcd的品牌,我们是超强纠错功能,这就是超强盗版,正版不用纠错。但是那个发言人理直气壮的说,我们在一百多家电视台做过广告。那么这也披露了我们国家广告制度的不完善与广告效应的强大。
再说说疯人院,这里的对话成为了经典:
一定得选最好的黄金地段,
雇法国设计师,
建就得建最高档次的公寓!
电梯直接入户,
户型最小也得四百平米,
什么宽带呀,光缆呀,卫星呀能给他接的全给他接上,
楼上边有花园(儿),楼里边有游泳池,
楼子里站一个英国管家,
戴假发,特绅士的那种,
业主一进门(儿),甭管有事(儿)没事,
(儿)都得跟人家说may I help you sir(我能为您作点什么吗?)?
一口地道的英国伦敦腔(儿),倍(儿)有面子!
社区里再建一所贵族学校,
教材用哈佛的,
一年光学费就得几万美金,
再建一所美国诊所(儿),
二十四小时候诊,
就是一个字(儿)贵,
看感冒就得花个万八千的!
周围的邻居不是开宝马就是开奔驰,
你要是开一日本车呀,
你都不好意思跟人家打招呼,
你说这样的公寓,一平米你得卖多少钱?
我觉得怎么着也得两千美金吧!
两千美金那是成本,
四千美金起,
你别嫌贵还不打折,
你得研究业主的购物心理,
愿意掏两千美金买房的业主,
根本不在乎再多掏两千,
什么叫成功人士你知道吗?
成功人士就是买什么东西,
都买最贵的不买最好的!
所以,我们做房地产的口号(儿)就是,
不求最好但求最贵
仔细的读读这段话,细细品味他们说的含义。现在的成功人士确实价值观有很大的扭曲,不求最好但求最贵不正是很多人的作风吗?就像英达说的“什么时候变得跟美国人一样务实”这是贬低吗?我看不然,务实是一种态度,我们现在大力提倡什么节约型社会不正是要让我们务实一些。这段话的经典在于话很务实的告诉我们社会的现状,让我们清楚的意识到了我们社会存在的问题。

一部经典电影是让我们铭记一生的,作为一部贺岁片能成功的让我们记住它,无论记住的是其中的角色还是其中的对话都是一种成功,既然《大腕》让我记住了n多的台词,那么称之为经典也不足为其了,最后我还是想说“no
money no woman ”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