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马向宁的博客
马向宁的博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6,830
  • 关注人气:2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四年级语文上册《西门豹治邺》教学设计

(2021-04-23 08:29:12)
标签:

高效课堂

教育

小学

学校档案

教学设计

四年级语文上册《西门豹治邺》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

2.熟读课文,能按照提纲简要复述西门豹惩治巫婆和官绅的经过。

3.重点学习课文,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句在这里面文中的意思,学习本课描写人物言行、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4.练习有感情的朗读、品读课文,了解西门豹是怎样调查原因、兴修水利的,受到破除迷信的教育(难点)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内         

一、课前导入

1.同学们,在你的印象中,西门豹是个怎样的人?(用一个词语概括)你能给上面的词语分成两类吗?(巧妙为民除害)

2.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西门豹是怎样巧妙(或机智)地为民除害的。 【设计意图:复习导入,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调动起了学生的阅读期待。】

二、自读课文,整体把握。

1.自由读课文,思考:西门豹用什么办法惩治了巫婆和官绅头子?

 2.小组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西门豹用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办法惩治了巫婆和官绅头子,也使其他官绅受到了相应的惩戒。)

 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学生自读课文,指名读句子。

 1. 讲读课文第一段: 师:下面让我们看看西门豹他刚来到邺这个地方看到了什么 

 2.指名回答:(板书:田地荒芜、人烟稀少) 

3.理解词语:田地荒芜、人烟稀少  田地荒芜、人烟稀少可以看出什么? (从田地荒芜” “人烟稀少可以看出这个地方很穷,为下文西门豹调查贫穷的原因作铺垫。 )

 4.西门豹为了解原因,摸清底细,找来了当地的一位老大爷来问话,下面就请座位两个同学合作读一读西门豹和老大爷的四问四答,了解那里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吧? (边学边画出有关的句子  老大爷说:“都是河神娶(q)媳()妇给闹的。 (一个 字表现了河伯娶媳妇 的危害之大,也表明了当地人对此事的无可奈何。 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当地百姓很迷信,对河伯娶媳妇的事并没有怀疑。) 老大爷说:“哪家有年轻的女孩子,巫婆就带着人到哪家去选。有钱的人家花点儿钱就过去了,没钱的只好眼睁睁地看着女孩被他们]拉走。 (眼睁睁一词写出了当地老百姓在迷信思想的蒙蔽下和巫婆、官绅的欺压下的无奈处境。) 座位合作学习  听了老大爷的回答,我们用四个字来概括这些原因是什么  指名说:天灾、人祸(板书) 指名回答  板书:巫婆、官绅给河伯取媳妇   人烟稀少  年年闹旱灾  

1.默读课文第二部分,划出能体现西门豹巧妙(或机智)地为民除害的词句。 (写上巧妙1、巧妙2……” 他回过头来对巫婆说:“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神不会满意的。麻烦你去跟河神说一声,说我要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说完,他叫卫士架起巫婆,把她投进了漳河。 为什么西门豹这样对巫婆说? (西门豹假装客气,以麻烦巫婆向河伯通报情况为借口,将巫婆投进了漳河。 他将计就计,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让老百姓从中受到教育,从迷信中醒悟。 体现了西门豹办事的机智与巧妙。) 指导方法: 认识反语 概念:反语又称倒反” “反说” “反辞等,即通常所说的说反话。反语含有否定、讽刺以及嘲弄的意思,是一种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修辞方法。 作用:运用反语能更好地反映深刻的思想和激昂的感情。 运用:课文第11自然段,这句话是反语,实际上借机惩治官绅头子。表面上怕河伯不高兴,实际上西门豹用这种巧妙的方法让老百姓也能清醒的认识官绅头子他们平时欺骗老百姓的把戏。 西门豹对官绅的头子说:“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催吧。说完,又叫卫士把官绅的头子投进了漳河。 西门豹回过头来,看着他们说:“怎么还不回来,请你们去催催吧!”说着又要叫卫士把他们扔下漳河去。 西门豹说:“好吧,再等一会儿。过了一会儿,他才说:“起来吧。看样子是河神把他们留下了。你们都回去吧。 思考:西门豹为什么要站那么久? (一是为了吓唬其他官绅,二是给老百姓思考的时间,让他们明白巫婆和官绅是在骗人。)

 2.小组合作。 师:你们觉得哪一处最能体现西门豹惩治的巧妙? 想一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议一议,这句话巧妙在哪里; 赛一赛,谁能读出这句话巧妙。

 四、精读课文,感受做法。

 1.课件出示(西门豹的做法妙在哪里?)   探讨研究策略,自主合作研究。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你觉得应着重研究什么?又该怎么研究  学生汇报,得出巧妙之处。 巧妙一,安排周密。 巧妙二,不动声色。 巧妙三,假戏真做。 巧妙四,讲究策略,区别对待。  过渡:西门豹惩治了恶人,又带领百姓干什么了? 师:请同学们找到西门豹是怎么说和怎么做的句子。仔细阅读课文,画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体会西门豹的说法、做法巧妙在哪里。自己钻研好了的同学可以与你的小伙伴交流交流。 (学生朗读,画有关的句子,小组合作学习 

 2.呈现学习结果,综合训练提高。   师:西门豹的做法巧妙吗?你是抓住哪些句子来体会的?(指名说  师:老师发现大多数同学是抓住西门豹的话来体会他做法的巧妙的。的确,西门豹的话是话中有话,话外有意,那么,他当时是以怎样的口吻说这些话的呢? 请同学们试着读读这些句子,然后再在这些句子中选一句你体会最深的句子,好好读读,读出西门豹的话外之话,话外之意。 (学生练读  师:你们想先读哪一句? (指名读——评价——再指导读) 从读中体会西门豹的语气。   师:西门豹不仅巧妙地惩治了巫婆、官绅头子,而且还教育了老百姓,老百姓都明白了巫婆和官绅是骗钱害人的。书上说,这一天,漳河站满了老百姓,设想一下,岸上的人们看了事情的经过会说些什么? 请你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对象说一说,然后写下来。(指名说  师小结:大家说的是同一个意思,都在赞扬西门豹,只不过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说法。看来西门豹的做法的确巧妙呀! 这以后为官的好好做官,老百姓不再相信迷信,人祸解决了,那么天灾呢?课文写到了吗? 齐读最后一段。 

 3.继续质疑问难,你还有什么问题?(指名质疑)

4.深化专题,体验情感 师小结:西门豹用什么计策来惩治他们的?在三十六计中叫什么计?(将计就计) 还可以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你能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吗? (1)以迷信治迷信破迷信; (2)以巫婆、官绅的河伯娶媳妇办法来惩治他们。

 5.片断欣赏: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西门豹的精彩片段。 【设计意图:播放视频可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西门豹的人物, 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身临其境之感,使学生对课文内容地理解进一步深化】

6.交流激情:这一天,漳河上站满了许多人,有小孩、老人、妇女、卫士,他们看到这个令人难忘的场面,想说什么呢?

 7.补充题目:(    )的西门豹

 8.说说写写,拓展延伸  (一)文中说,这一天,漳河边上站满了老百姓。如果你也在场,看了事情的经过会说写什么?说一说,再写下来。  (二)西门豹是一个怎样的人?你还知道他的哪些事?

  五、课堂小结 西门豹用将计就计的巧妙办法,既惩治了巫婆和官绅头子,又教育了官绅,还帮老百姓明白了真相,彻底破除了迷信。这也为他后来带领老百姓开凿渠道打下了基础。表现了他过人的智慧和谋略。

六、当堂检测(选做)

 1.说说西门豹惩治巫婆和官绅的办法好在哪里。(教材课后题第2题。)   

2. 课后寻找其他的英雄神话,交流一下你了解到的更多的知识。

 七、课后作业(选做)

1.推荐阅读有关故事,完成《点拨》1+x阅读攻略的练习。

 2.请完成本课《典中点》主题探究”“拓展提升板块的习题。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1.我比较充分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自学字词,自己划分段落,学生积极投入到自学活动中,效果不错。

 2.我还充分重视朗读和背诵积累的训练和指导,尤其是对话部分阅读,通过对话分角色朗读,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使课堂气氛非常积极。 

不足之处: 我运用视频播放的方法讲学生代入到故事情境中,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和自我感悟的表达,只是学生过于沉浸于视频中,不容易尽快进入后边的教学环节。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注重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积极推进类文阅读,拓宽学生视野,还要恰当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想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