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钱荒”——给普通人的建议
(2013-06-26 20:49:47)
标签:
财经 |
“钱荒”来袭,银行似乎要揭不开锅了,一些“专家”说,第三波金融危机要来啦。其实,钱荒只是在银行间市场上发生,对于广大的普通居民来说,它波及到日常生活的影响有限。影响可能在以下5方面:
1)不用担心你的存款安全
自从有中央银行以来,中央银行的头等大事就是防范这样的金融风险。
中国没有存款保险制度,储蓄的安全实质上市以银行信用担保的,银行绝大部分是国有,也就是说实际上有一个隐含的政府增信过程。在存款保险出台之前,即使银行倒闭了,政府负责给你存款。当然对于小储户来说,即使未来存款保险出台了,只要你的储蓄资金没有超过一定额度,你的储蓄仍然是绝对安全的。
2)检视你的理财产品
如果出现流动性持续紧张的情况,国内的一些投资项目可能陷入资金链断裂;如果出现资产价格下跌,那么出现风险的项目会更多。这种情况就和普通居民有很大关系了,因为银行“理财产品”将会受到影响。
“银行理财产品”对于普通居民来说是一个复杂的集合体。
“银行理财产品”大致分成三类:银行自己管理与投资的产品;银行资金管理但委托投资的产品;银行代销的产品。
第一类,最常见的是中短期限的投向票据等市场的产品,比如近期看到的30天超过5%的收益的产品,正常情况下,这些产品过去一年的回报都在3%-4%之间。一些银行(比如农行)长期低于3%。
这些产品是相对安全的,如果银行到期不能兑付收益,说明这家银行差不多要崩溃了。
但这类产品的投向也要看清楚,其中还有夹杂一些结构性产品,比如挂钩股指、挂钩大宗商品等,外资行常有这样的产品,这是风险很大的,目前这类产品的期限多数在1年以上。
第二类,实际上市银行将一些信托公司、资产管理机构的产品打包,然后卖给自己的投资者,银行的“管理”体现在对信托、资产管理计划的甄别上,这类产品也是风险很高的,但多数情况下银行会向你提示风险。
第三类,风险最大,因为从法律角度看,它发生亏损和银行没有任何关系。
3)货币基金还值得持有么?
货币基金替代的是活期存款,准确地说,算不上“投资”。货币基金的回报总是追随当期的市场利率的。
那么,何乐而不为呢?这是少数能让居民分享市场利率上升回报的产品。
实际上,货币基金在上周资金最紧张的情况下没有出现大风险,后面出现风险的可能性就很小了。
4)要增加储蓄吗?
是否有增加储蓄取决于你对经济未来走势的看法。你认为经济将复苏,那么出现通缩的可能性也很小,你的收入会增长,在现有基础上增加储蓄并没有必要。
相反你认为经济景气下行,那么的确有必要增加储蓄。
但储蓄并不是一定存在银行,比如短期理财产品。
5)权益类资产还有戏么?
短期一点看,利率上行肯定不利于股票等权益类资产的表现的。房地产价格也会受到负面影响。
但长期呢? 有人说持续紧缩是刺破房地产泡沫,也有人说资金空转的情况下,想压缩资产价格难上加难。
最近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的人也说,要想通过资产配置获取超额收益,难度不会比选股低多少。而且资产配置看错了,风险也更大。
所以这一条,无法建议。
——————————————————
本文作者@就是吴敏
来自《公司评论》微信公众账号:a11096988
关注公司,评论经济,解析财富,理解市场
————————————————————
前一篇:2013年06月24日
后一篇:北京晚报:无“德”郭德纲引众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