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看成功人士黄光裕“指点江

(2006-03-30 17:44:00)
标签:

杂谈

 
3月29日下午,黄光裕召集十多家媒体的记者,围坐在他的身边。
3月30日早上,北京的报纸上出现了整版的黄光裕专访。
对于像黄这样的成功人士而言,随时都可以制造新闻,随时都可以登上媒体。而且绝对比那些“公益”报道更吸引眼球。
 
大概是2002年的深秋或者冬天。我也曾和一个同事去专访过黄光裕。在西南二环边的鹏润家园。感觉黄是一个挺随和的人,除了普通话不太标准外,很平和的一个人。
 
那个时候好像他还不是首富,但已经是很NB的人物了,已经让中国的家电企业“闻风丧胆”了,已经让北京的报纸乐于吹捧了。
 
我记得当时采访的原因其实是报社从没有拿到过国美的广告。当时报社创刊才1年多,势头很好,但就是没有得到国美的认可。于是广告部就给人家套近乎,所谓专访就是其中的一个程序。
 
事实上,当时网上很容易找到有关黄的发家传奇。
所以,我当时的稿子不着重于发家史,而是主要写黄光裕的下一步打算。当时国美正在收购宁城老窖,打算借壳上市。但稿子出来后,很让编辑不满。结果编辑收集了很多资料,搞了一个版的“黄光裕15年赚15亿”之类的稿子。
 
我个人认为这是个很土鳖的报道。但是编辑这样做,报社很认可。这次遭遇让我记住了黄光裕和那次采访。
 
翻看如今的报道,发现有些内容我当时也问过。比如金钱与理想之类的。
我记得黄当时很实在地说,没有什么理想,每天都很忙。就是做完一件事情接着做另一件事情。
当一个人被传奇化的时候,也很容易被“神化”。这一点我是相当反感的。
我从来不认为一个人的成功是由于理想的支撑。一个人在饿的时候只想吃饱,一个人在穷的时候只想口袋充实。如果说黄光裕当初进京的时候就瞄准中国首富,无论如何是不可信的。
 
每一个人的发家都是血泪史。包括黄光裕。有自己的血,也有别人的泪。
 
关于国美的发家史有一些相当黑暗的传说。我相信这种传说都有一定的可信度。
但是当10多家媒体的记者面对黄光裕的时候,没有一个人会质问他是否有原罪
在中国除了“为尊者讳”,还有“为有钱者讳”。当然,假设有一天黄光裕风光不再,国美出现不测风云除外。
至于现在,我们能看到的只是黄光裕意气风发,只用10%的经历就可以驾驭国美。
治大国如烹小鲜。估计黄光裕已经体会到了。
现在“掌管”上百亿资金,远比创业时期游刃有余多了。一旦当上政协委员、人大代表,议政论证也自然有人帮着写提案议案。
 
看。人生的目标大致如此。生存、发展、指点江山。除此之外,生活的其他方面都是枝枝叶叶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