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财经股票 |
分类: 神光市场研究 |
1、存量博弈是个相对的概念。
股灾之后的A股行情,我们一直定位为存量博弈,主要参照对象是融资客的反复交易,国家队资金的高抛低吸,重仓的混合型基金、券商资管的艰难腾挪、游资大户的声东击西,等等。这样的一个市场,和我们预期的保险资金超配权益资产、养老金加速入市、港资以及A股纳入MSCI之后海外资金持续流入、国内居民从房地产市场及低利率的理财市场撤退加速投身股市等这样一个增量资金全面入市格局相比,确实是小巫见大巫。一年多以来,我们并没有看到这些显著变化。相反,我们看到的依旧是市场在一个相对平稳的区域震荡,满足新股快速发行,满足存量资金博弈需求等等。显然,从存量博弈到增量推动行情确实需要很长的路要走。
2、监管套路下的存量博弈。
抑制资产泡沫,防线金融风险,是监管的基本原则,在这个原则下,股市、债市、期市、汇市,一些现货流通领域等等,可能都是宏观监管的重点。期货市场,涨的过猛过快的期货品种就收到限制,股票市场,投资者情绪一亢奋,一些超大单就主动砸盘就出来了,我们猜测,从之前银行股的大跌,到近期有色股集中抛售,再到中国建筑这类大块头的行为,防止市场过快上涨和过快下跌就成了汇金、证金这些超大机构的交易动机。对于身处二级市场的中小投资者来说,从资金实力上是难以撼动国家队的绝对地位,因此震荡市就慢慢成为共识。需要注意的是,一旦这种刻意打压激化了市场矛盾,那么指数反向调整就出现了。展望后市,我们建议密切关注权重股的表现,特别是具有人气意义的个股表现,存量博弈下蚂蚁和大象的博弈能产生什么样的火花,需边走边看。
3、增量推动的预期会慢慢产生。
会有几个导向,一个是深港通开通后,境外资金更加便利的进入A股市场,一个是A股对于外资限制放松后,纳入MSCI机会增加,海外资本配置的预期会提升。从预期上看,外资和内资的思想产生共振,也会吸引更多的资金入场,比如近期对于保险股的观点,普遍认为在债券收益率反弹的情况下,保险资金投资收益率可能收益,随着时间推移一些保险股内在价值偏低引发的配置,等等。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时间其实一个很好的催化剂,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预期变得更加明朗并且对增量入市有直接催化,这对于A股中期是好事。
免费预约即可获得每日资讯大礼包,包含:
1、早盘信息:当日走势预测和操盘策略参考
2、每日资讯:精选当日影响市场的要闻和题材热点信息
3、最新上市公司公告解读
4、当日强势潜力股四只!
预约热线:400-708-5099
想获得最新主力资讯,把握最佳买卖时机,只需发短信“牛股”到1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