跷跷板到共振并非易事
(2016-10-24 09:03:48)
标签:
财经股票 |
分类: 神光市场研究 |
1、A股跷跷板行为明显。
过去几个交易日,以基建铁路为代表的蓝筹股连续上涨,导致创业板等中小盘个股严重失血,与此同时,在这些大块头调整的时候,小盘股依旧遭到碾压。A股市场这种跷跷板效应凸显了多头能量匮乏,市场只能在局部发动行情,还没有能力在全局形成持续多头行情。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行为,一方面造成了热点个股追涨的风险,另一方面也使得那些遭遇抛压个股风险厌恶感增强,不少个股拉长了炒作周期,筑起了防御工事。在《上涨需要量能配合》文章中我们指出,大盘要继续向上前进,市场必须要从跷跷板效应转变为大小共振,这意味着两市的成交量要继续放大,从可比角度看,5000-7000亿元日成交量是一个必要的能量置换水平。
2、蓝筹股阵营需要先形成合力。
基建铁路股上涨的过程中,只有产业链密切相关的机械类个股跟随,但是作为两市市值权重最大的金融股、资源股并没有跟随。特别是金融股,个股一有反弹便遭遇较大的融资偿还压力。现在大家都盯着沪综指的年线,以及前期的高点,我们则认为,指数层面诸如沪深300、中证500等更代表核心群体表现。换句话说,接下来大盘怎么走,取决于大盘股,特别是蓝筹股阵营能否形成合力,如果还是基建单打独斗,其对市场情绪的撬动作用将更加有限。站在目前的角度看,我们依旧认为A股只是处于强平衡状态,空间上处于区间震荡的上轨附近,突破走新高难度较大。
3、做好两种假设。
大盘在权重股的拉抬中上去了,市场人气也高涨了,我们相信短线的这种跷跷板效应会消除,中小盘股票也会涨上去,对于持股的投资者来说,持股待涨就是最好的策略。假设大盘冲高回落,需要经历一个阶段性的调整,投资策略该怎么准备呢?我们认为从风险的角度看,总仓位自然要控制在适中水平,其次持股要经得起3季报的洗礼、融资客、指数基金的折腾,要锚定一个安全边际,只要处于风险可控范围,就可以持有,否则要重新评估风险收益比;从机会角度看,还是按照存量博弈,资金驱动的逻辑,大盘小盘股都兼顾,钱往那里流那里就是机会。
点击这里:
免费预约即可获得每日资讯大礼包,包含:
1、早盘信息:当日走势预测和操盘策略参考
2、每日资讯:精选当日影响市场的要闻和题材热点信息
3、最新上市公司公告解读
4、当日强势潜力股四只!
预约热线:400-708-5099
想获得最新主力资讯,把握最佳买卖时机,只需发短信“牛股”到1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