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底信号多半出现 大盘何时止跌?
(2011-01-18 13:44:00)
标签:
成交量基金仓位破发技术指标人气股票 |
分类: 神光市场研究 |
【前言】种种迹象表明,大盘目前已经接近底部,但是由于加息预期强烈,房产税试点的铺开等因素影响,政策目前还不见底。初步判断,大盘仍然没有跌透,投资者操作应更趋谨慎,进一步观察市场变化,等待大盘底部确认后进场。
去年,本栏曾做过一个“大盘见底信号”的总结。目前来看,多半信号已经不同程度的在市场上表现——
1、成交萎缩,杀跌动能减弱
成交量萎缩到地量水平是股市见底的最重要的信号之一。近期成交量极度萎缩,800亿的成交量水平,仅为前期高点时的四分之一,实属地量水平,与前期2010年9月趋同。目前,持仓账户数明显下降,市场观望气氛浓厚,这正是大盘处于底部时的最普遍的特征。
2、基金等机构仓位大幅回落
据以往经验,当基金仓位回落到70%左右应该是大盘见底的主要特征之一。对比历史:基金们往往是市场的反向指标,仓位最高时市场见顶,仓位最低时市场见底。当基金股票仓位跌破70%时,市场可能接近底部阶段。2005年二季度市场跌破千点,当时二季度末股票基金的加权平均持股比例为67.9%,之后展开大牛市;2007年三季度指数接近6000点,基金股票仓位为83.87%;去年末市场在3200点时,股票基金平均仓位接近90%。根据国都证券研究所测算,上周356只开放式偏股型基金(不包括指数型基金)的平均仓位继续回落,至83.04%。剔除各类资产市值波动对基金仓位的影响,基金整体主动减仓0.15个百分点,较前一周有所放大。就管理资产规模最大的六大基金管理公司而言,上周六大基金公司中有四家选择主动减仓,分别是博时、南方、华夏和易方达,我们注意到,这四家基金在前一周均选择了主动加仓。与此同时,广发和嘉实在上周则均选择了主动加仓。
3、破发、破净和破增现象日益增多
2010年7月9日前后,两市跌破增发价的股票为59只,跌破发行价的股票为102只,跌破净资产的股票为17只,跌破增持价的个股为70只。这种情形和2005年998点、2008年1664点底部时,已经有些类似。此后大盘经过一段平台整理后一跃升至3186点。2011年才交易3周,新股50%的破发率已经创下历史最高值,而最近上市的6只新股更是有4只破发,走势可谓低迷到了极点。就连华锐风电新产业绩优股,也没摆脱首日破发命运。今日,两市又有5只新股上市,其中,风范股份来自沪市,其余4只新股来自中小板,目前来看,5只上市新股全部破发。大盘自3186点高位回落以来,有30只股票被大股东增持。据wind资讯统计,按增持均价计算,2010年11月份以来被大股东增持的股票中,23只股票的最新收盘价已跌破增持价,仅有7只股票的增持价与最新收盘价持平或超越收盘价。
4、多个技术指标出现底背离
某一指标背离而其他指标并没有背离,各种技术指标在背离时候往往由于其指标设计上的不同,背离时间也不同,在背离时候KDJ最为敏感,RSI次之,MACD最弱,单一指标背离的指标意义不强,若各种指标都出现背离,这是价格见顶或见低的可能性较大。目前来看,KDJ指标短期均未现背离,但RSI背离已出现。此外,本周产生一个低点,并和之前的2721点形成日线级别的底背离的机会非常大。如果最终出现了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参照大盘去年探底2319点时形成较大级别日线级底背离的情形。
5、人气低迷,市场开始极度悲观
17日,两市呈现低开低走、单边下跌走势。面对持续平台整理之后的大幅下跌,市场可能再次确认了下一阶段的运行趋势。那么券商们如何判断后市呢。今天我查了一些券商的收盘观点。普遍对后市持悲观态度,认为股指在接下来的时间仍然会延续下跌的趋势,即使其间有超跌反弹的机会,也难有较大力度。
6、对利好消息麻木,对利空消息恐慌
市场对人民币升值连创新高这一重磅利好视而不见,却对负面大肆宣传,在心理上进一步打击投资者的持股信心,这也是底部时才有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