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市场钱紧 M1增速无法支持股市上涨
(2011-01-12 16:42:19)
标签:
央行信贷m1银行地产股票 |
分类: 神光市场研究 |
央行的副行长说,虽然中国目前拥有印制行业工人3万多人,印钞企业6家、造币企业3家,钞票纸生产企业2家,油墨、制版、特种防伪安全线企业各1家,这样大的规模在世界上独一无二。但是,与每年将近20%速度增长的现金需求相比,人民币生产能力的增长相对缓慢。言下之意,尽管我们三万多工人加班加点,但印出来的钞票还是不够用啊!
其实,这要怪央行不肯印制大面额钞票。目前,全世界票面额最高的货币是津巴布韦的100万亿元的大钞,后面那一串0深受外国投资者喜欢,很多人会买一张回去做纪念。中国人只需要8元人民币就可以买一张,过一下百万亿富翁的瘾。当然,中国目前不必要印制那么大额的钞票,如果一张钞票1000元,也许就够用的了吧,印刷速度可以提高10倍呢。那样子,也许我们的钱就不会那么紧了吧。
如果深究一下,就会觉得诧异。这么多年来,银行卡已经普及了,社会中很少有地方不能用卡,而需要现金交易的地方并不多,何以我们每年的现金需求会增长20%以上呢?让人不能不把根由归于腐败。因为腐败分子最喜欢现金,死无对证啊,最终只能说是巨额财产来源不明,而不会被追究受贿罪。所以,我们看很多贪官一旦落网,被搜出来的现金动辄数百万,有的甚至上千万。老百姓哪里用得着那么多现金呢?可见,钞票需求的上升,是贪腐行为上升的必然结果。
除了钞票紧俏,我们的非钞票资金也紧张中。今天有一位评论家指出,中国M2去年一年就增加了12万亿元,这相当于一年印刷了12亿的钞票啊,所以股市是肯定要涨,不涨没天理了。但这里存在着一个叙述逻辑的错误。M2并不是等于现钞的,而是各种资金的累加。好比有人存款100万,银行拿着去贷款100万给张三,张三又存了90万在银行;银行再贷款80万给李四,李四又存回70万在银行。此时,银行的M2增加了260万,但银行资金实际只增加100万。这个游戏可以继续下去,银行最终的M2会增加400万以上,而带来这么多增量的资金其实只是100万而已。
由此看来,M2并不能准确反映社会资金的增量问题。央行的一位官员最近表示,可能放弃M2,而改用社会融资额来计算信贷规模。就是除了银行贷款外,还要包括进债券发行、股票发行、小额信贷、典当行等的贷款,这样可以统计出社会资金融通的总量,更有利于与GDP匹配。最新的说法是,央行可能保持2011年的“社会信贷总量”平衡,而不是以前的信贷平衡。如果真的要如此的话,银行的贷款规模膨胀将大大受限。有消息称,浙江等地今年1月的信贷严重收缩,值得关注。
上述评论家还犯了另外一个错误,那就是股市的涨跌与M2的增量没什么关系,倒是与M1的增长速度相关。金学伟先生最近提出的一个观点更值得注意,他说,中国股市的流通市值与M1和M2的比值关系更能反映股市的变化,如今的情况处于历史最悲观时期。对此,笔者做了一下深度研究,发现确实如此。2007年10月-2008年1月,中国股市的流通市值急剧膨胀,对M1的比值创下历史最高。而后,股市崩溃。到2008年10月间,这个比值又回到了历史低位。再如今,到2010年12月,这个比值又达到了历史最高处,且沪市远超当初。考虑到沪市的国有股比重达,我们选择深市的情况,结果两个时期的比值基本一致,正在构筑一个双头图形。
啥意思呢?就是我们如今1万亿的股票市值所对应的M1已经达到了一个拐点位置,以至于M1增速根本无法支持股市上涨。2011年,M1增速肯定将继续回落,但我们股市的扩容步伐肯定将继续加快。二者的矛盾,就显得越发突出。
2011年,我们其实都期待着银行股和地产股等大盘股能涨起来。但这需要钱,更多的钱。而基金经理们的重仓却是消费类股。要让周期涨起来,就得卖掉更多的非周期股。这对于市场,却不是好消息。这对矛盾如何化解,考验市场的智慧。
所以,今天虽然地产股又涨,银行股又涨,钢铁股也上,周期股有四面开花之势,让人兴奋。但趋势能否延续,仍需观察。(转载自扬韬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