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题材炒作分崩离析 市场将进入新阶段
(2011-01-10 15:37:05)
标签:
融资房产税洋河股份医药银行股股票 |
分类: 神光市场研究 |
浦发刚刚预告业绩,银行股刚刚要找到一点筑底的感觉,就有三家银行宣布融资计划:农行、民生银行、兴业银行,计划的融资规模又接近了千亿元。虽然农行和兴业是发行次级债,但投资者眼里看到的却是银行的恐慌:不融资,则无法扩张,无法确保资产的安全。于是,新年刚过,大家就开始比赛,看看谁最先提出融资计划了。
银行要融资,房地产也传来消息,重庆市即将开征高档商品房的房产税。于是,这两大最强势的板块今日同时低头认错,改涨为跌,让大盘出现重挫。
而引起大盘跌幅扩大的罪魁祸首,还不是银行地产,而是非周期性股,白酒和医药类股大跌3%以上,其中两市第一高价股洋河股份封死跌停板,收盘报210元,相比去年11月的283元已经跌去四分之一。曾几何时,洋河股份冲击280元的时候,一些机构狂呼要上400元。在洋河冲高的同时,机构开始鼓吹茅台要市值万亿元。而今,茅台每股也已经跌去近50元了。
我们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茅台的股价与基本面的情况是完全背道而驰的。在超市,在商场,在专卖店,你买不到茅台53度的飞天酒,就算买到,价格最高也已经达到了1999元——而厂家报告给股东的出厂价只有619元。但在日本,美国,茅台的价格都只是国内的一半而已。茅台的酒的价格,显示了企业管理层的不思进取和无耻。投资者用脚投票也在情理之中。茅台的管理层,想的是自己的屁股下的利益,是相关各方的层层相扣的利益,唯独没有想到股东,股价的下跌,是对他们管理方式的一记响亮的耳光。
最近,茅台老酒拍卖屡创天价,一箱酒拍出了130万元的天价,出厂期限却还不到25年。五粮液也不甘落后,一斤酒也拍出数十万元的价格。知情者透露说,买这些酒的,其实是经销商,目的是拍酒厂老板的马屁,好低价多拿货。其实,不管是谁拍去了,一瓶酒的价格数十万元,不是酒鬼疯了,就是这社会病了。
与茅台如出一辙的是东阿阿胶,毫无顾忌地宣布涨价60%,置原先忠诚的农妇顾客于不顾,要让城市白领多掏钱,赤裸裸显示出资本的肮脏来,投资者也照旧不买账,消息出台,股价高开低走大跌10%。
与白酒股相随下跌的,是医药股。最近披露的消息,让我们无言以对: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每人年均输液8瓶,而发达国家的人均输液却只有3瓶。假设我们把城乡分开的话,则中国城市居民人均年输液可能高达10瓶以上,是发达国家的3倍多。而医学专家告诉我们,不管输液的品质是什么,其中都有一些大分子直径是远大于毛细血管直径的,他们无法通过血液就会在人体内形成肉芽肿,最后引发各种疾病甚至死亡。中国也是世界上人均消费抗生素最多的国家,人家感冒不打针少吃药,我们城里的很多人伤风感冒就输液打针用抗生素,简直是自己在找死而不是治病。
这种治疗理念,是一切向钱看的必然结果。我们或许可以从上述数字中隐隐得出一个结论:中国的医药产品也许早就严重供过于求了!这是医药股下跌的逻辑之一。
估值低的银行股要再融资,估值不低的医药白酒开始自己吞苦酒,被透支炒作的题材股也开始分崩离析,市场似乎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唯一的期望是周期性股票能引导一次投机性风潮,出现短暂的炒作。但这样的期望会实现吗?
据说,每家证券营业部都有一个扫地的老太太,很偶然地,当她看到股民下单要买银行股的时候,会低声告诉他:小心,这只股票又要再融资了。(转载自扬韬博客)
银行要融资,房地产也传来消息,重庆市即将开征高档商品房的房产税。于是,这两大最强势的板块今日同时低头认错,改涨为跌,让大盘出现重挫。
而引起大盘跌幅扩大的罪魁祸首,还不是银行地产,而是非周期性股,白酒和医药类股大跌3%以上,其中两市第一高价股洋河股份封死跌停板,收盘报210元,相比去年11月的283元已经跌去四分之一。曾几何时,洋河股份冲击280元的时候,一些机构狂呼要上400元。在洋河冲高的同时,机构开始鼓吹茅台要市值万亿元。而今,茅台每股也已经跌去近50元了。
我们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茅台的股价与基本面的情况是完全背道而驰的。在超市,在商场,在专卖店,你买不到茅台53度的飞天酒,就算买到,价格最高也已经达到了1999元——而厂家报告给股东的出厂价只有619元。但在日本,美国,茅台的价格都只是国内的一半而已。茅台的酒的价格,显示了企业管理层的不思进取和无耻。投资者用脚投票也在情理之中。茅台的管理层,想的是自己的屁股下的利益,是相关各方的层层相扣的利益,唯独没有想到股东,股价的下跌,是对他们管理方式的一记响亮的耳光。
最近,茅台老酒拍卖屡创天价,一箱酒拍出了130万元的天价,出厂期限却还不到25年。五粮液也不甘落后,一斤酒也拍出数十万元的价格。知情者透露说,买这些酒的,其实是经销商,目的是拍酒厂老板的马屁,好低价多拿货。其实,不管是谁拍去了,一瓶酒的价格数十万元,不是酒鬼疯了,就是这社会病了。
与茅台如出一辙的是东阿阿胶,毫无顾忌地宣布涨价60%,置原先忠诚的农妇顾客于不顾,要让城市白领多掏钱,赤裸裸显示出资本的肮脏来,投资者也照旧不买账,消息出台,股价高开低走大跌10%。
与白酒股相随下跌的,是医药股。最近披露的消息,让我们无言以对: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每人年均输液8瓶,而发达国家的人均输液却只有3瓶。假设我们把城乡分开的话,则中国城市居民人均年输液可能高达10瓶以上,是发达国家的3倍多。而医学专家告诉我们,不管输液的品质是什么,其中都有一些大分子直径是远大于毛细血管直径的,他们无法通过血液就会在人体内形成肉芽肿,最后引发各种疾病甚至死亡。中国也是世界上人均消费抗生素最多的国家,人家感冒不打针少吃药,我们城里的很多人伤风感冒就输液打针用抗生素,简直是自己在找死而不是治病。
这种治疗理念,是一切向钱看的必然结果。我们或许可以从上述数字中隐隐得出一个结论:中国的医药产品也许早就严重供过于求了!这是医药股下跌的逻辑之一。
估值低的银行股要再融资,估值不低的医药白酒开始自己吞苦酒,被透支炒作的题材股也开始分崩离析,市场似乎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唯一的期望是周期性股票能引导一次投机性风潮,出现短暂的炒作。但这样的期望会实现吗?
据说,每家证券营业部都有一个扫地的老太太,很偶然地,当她看到股民下单要买银行股的时候,会低声告诉他:小心,这只股票又要再融资了。(转载自扬韬博客)
后一篇:神光1月10日异动股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