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送转题材”这块蛋糕还能吃多久?

(2010-03-16 10:38:14)
标签:

高送转

创业板

年报

信立泰

华谊兄弟

股票

分类: 神光市场研究

截至3月15日,231家公司公布了分红预案,其中73家公司拟送股或转增股本。如果将每股送转比例达到或超过0.5定义为“高送转”,以此来测算,当前拟送转的73家公司中有44家符合“高送转”条件,其中神州泰岳、机器人、四创电子和信立泰等纷纷上榜。其中,中小板股票信立泰分红预案为10转10派10,该股在3月15日大盘缩量下挫1.21%的情况下,逆市放量大涨4.78%,盘中还一度创出121.88元的历史新高,显示高送转概念分外受投资者青睐。事实上,自今年年初以来,市场对高送转概念股的追捧热情就持续升温,并带动21只股票年内纷纷创出历史新高。那么,市场为何如此这般追捧高送转题材呢?

就高送转本身而言,送股是依托未分配利润,转增则借助于资本公积金,从本质上来说,高送转并不会增加公司的价值,只是改变股本数量。分析认为,虽然不排除部分投资者单纯炒作高送转概念的可能,但多数投资者追捧高送转题材更多的是基于抢占行权和分享填权行情。如果投资者能够预先介入高送转股,无疑有望抢占行权,而在行权后,部分高送转概念股往往又可能出现填权行情。正是基于此种逻辑,机构投资者十分重视挖掘高送转概念股,而普通投资者也对高送转概念股青睐有加。

但是,投资者需要注意的是,“高送转”并不是包赚不赔的安全投资,在关注上市公司“高送转”预案时,一定要对公司经营业绩、成长性、股本规模、股价、每股收益等进行综合考虑,分析“高送转”的真实目的和合理性,避免因为某些“高送转”陷阱而蒙受损失。

近期,创业板个股连续受到主力青睐,这背后,便是“高送转题材”在支撑。本栏在神光3月12日主力情报分析:敢死队在创业板中淘宝!中也提到,“近期资金热捧高送转概念的创业板,但随着年报的陆续披露,高送转概念将纷纷降温,风险也会随之显露,不建议追涨。

 

附:今年以来股价创历史新高的高送转股票

代码 简称 2月以来涨跌幅(%) 拟每股送转合计比例 预案公告日 股价创新高日期

300002 神州泰岳 35.39  1.50  2010-2-5  2010-03-08
002294 信 立 泰 32.27  1.00  2010-3-15  2010-03-15
002127 新民科技 32.16  0.60  2010-3-9  2010-03-11
600990 四创电子 20.28  1.00  2010-2-10  2010-03-15
000671 阳 光 城 18.75  1.00  2010-3-13  2010-03-11
002081 金 螳 螂 15.74  0.50  2010-3-12  2010-03-08
600351 亚宝药业 9.82  1.00  2010-3-5  2010-03-04
600828 成商集团 9.13  0.80  2010-3-5  2010-03-04
002309 中利科技 7.24  0.80  2010-2-27  2010-01-14
600406 国电南瑞 7.04  1.00  2010-1-28  2010-03-09
600268 国电南自 6.08  0.50  2010-3-13  2010-03-09
002123 荣信股份 5.53  0.50  2010-3-11  2010-03-08
002165 红 宝 丽 5.03  0.60  2010-2-27  2010-02-25
002296 辉煌科技 3.78  0.70  2010-2-26  2010-02-24
000788 西南合成 1.32  0.60  2010-3-10  2010-01-20
000950 建峰化工 -1.03  0.50  2010-3-3  2010-03-03
002264 新 华 都 -1.85  0.50  2010-2-26  2010-02-24
002271 东方雨虹 -2.70  1.00  2010-1-30  2010-01-18
002168 深圳惠程 -2.93  0.50  2010-2-27  2010-01-20
002226 江南化工 -4.12  1.00  2010-3-12  2010-01-1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