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古道西风
古道西风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382
  • 关注人气:1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马基雅维利的平凡与不平凡

(2018-12-12 15:31:42)
标签:

马基雅维利

君主论

历史

欧洲

佛罗伦萨

分类: 读书笔记

在星光熠熠的文艺复兴时期的佛罗伦萨,马基雅维利毫不起眼,泯然众人。直到《君主论》等著作的价值被人重视,才逐步被认为是文艺复兴的重要支柱。但是从很多角度看,马基雅维利都是思想史上的异类。

首先是生平。我们认为天才和疯子是邻居,彪炳史册的大师们往往都是特立独行的,至少是与众不同的。同时期的达芬奇是重度多动症患者,后来的牛顿则孤僻多疑。哪怕是怀才不遇做着一份平凡的工作,大师们一般也都只是打打酱油,比如陶渊明、爱因斯坦,或者卡夫卡。但是马基雅维利却像华尔街白领般热心职场打拼,正常得不像大师。

佛罗伦萨在美第奇家族僭主执政时期文化空前繁荣,成为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美第奇家族被驱逐后,佛罗伦萨恢复共和体制,马基雅维利应聘成为国务秘书,直到十多年后美第奇家族回归,马基雅维利结束政坛生涯。佛罗伦萨是个抠门的政府,对金钱和权力都是如此,因此马基雅维利的职场氛围是比较憋屈的。屡屡出使各国周旋却无法取得决定政策的权力,甚至工作经费也被长期拖欠,身心疲惫之感常伴。其时佛罗伦萨国力较弱,在强大的法国和西班牙的夹缝中生存,还要应付强悍的威尼斯和教皇国,没有常备军更让佛罗伦萨显得无力无助。

但是马基雅维利是职场的小强,自带鸡血,百折不挠,工作起来极度拼命,夜以继日,是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在能者多劳、一个人当三个人用的佛罗伦萨政府,马基雅维利无疑是最勤奋卖力的一位。虽然马基雅维利也一度成为正义旗手(最高长官)的实质性副手,但总体来他并未得到政府的善待,后来甚至因涉嫌参与叛乱坐牢罚款。马基雅维利后期虽然未能涉足政坛,但始终关心佛罗伦萨的局势,想方设法出谋划策,赤子之心不改。

其次是著作。《君主论》非常异类腹黑,摒弃了道德与正义的维度,论述不同政体的优劣,重点讲述君主如何实行稳固的统治,有着非常浓重的厚黑味道。这大概也是马基雅维利在强国环伺的职场打拼后,痛定思痛、洞悉人性后的真知灼见吧。里面的观点有时会吓人一跳,又觉得言之在理。举几个例子吧:

关于对所征服区域的伤害。“对人们最好是加以爱抚,要不然就必须消灭掉。这是因为人们如果受到了轻微的伤害,仍有能力进行报复;但是对于沉重的伤害,他们就无能为力了。因此,当我们对一个人进行侵害时,应该彻底、不留后患,不给他任何报复的机会。”

关于残酷的手段。“所谓的妥善使用残酷手段就是,为了保证自己的安全,偶尔的使用残酷手段,除此决不再使用,除非他能为臣民谋利益。”“占领者在占领一个国家的时候,应该对自己必须要做的一切损害行为心中有数,并且要一次性完成,以免以后旷日持久地进行该类行动,这样一来,由于侵害行为很快停止,他就能够使人们重新有安全感,然后通过施恩布惠的方法把他们争取过来”。

关于君主应使人畏惧还是爱戴。“人们爱戴君主,取决于他们自己的意愿;而感到畏惧,则是取决于君主的意志。因此一位明智的君主应当以自己的意志为基础,而不是以他人的意志为基础。他必须努力的只是避免招惹仇恨。”

马基雅维利强调民众的惯性思维对政体的选择有较大的影响,原本是君主制的区域比较容易接受另一个君主的统治。有两个例子可以佐证一下。一是罗马帝国。罗马有着根深蒂固的共和传统,对帝制极度警惕;凯撒功高盖世权倾天下的时候,尽管他善政频出,是个极为出色的统治者,但国内仍有很强的反对力量,以至于后来被刺杀;到屋大维接班时,经过十年的折腾,民意中的共和根基逐渐消减,罗马帝国水到渠成。二是秦汉帝国。秦并天下之后全国此起彼伏的反秦浪潮中,很大一部分反对的是改变分封传统的中央集权制;无论陈胜吴广还是楚怀王项羽,打的一个重要旗号就是恢复旧制;刘邦夺取天下也是号称共治,最后才逐步削藩完成中央集权。

总体感觉呢,马基雅维利从未给人天赋异禀高高在上的感觉,反而倒很像身边勤奋又善于思考的朋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