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的乌托邦
(2018-06-24 00:27:13)
标签:
柏拉图哲学希腊乌托邦墨子 |
分类: 读书笔记 |
柏拉图是谁?是智者苏格拉底的学生;是史上最伟大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老师;是堪比孔子的教育事业开创者;是最早乌托邦构建者;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同时,柏拉图也是极权主义、计划经济、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推动者。
柏拉图可能是历史上最早提出乌托邦思想的人。在他的名著《理想国》里,为了阐述正义的内涵,以城邦喻人,描绘了理想中的城邦。柏拉图的智慧毋庸置疑,理想国刚开场,对话者塞法卢斯关于衰老的论述就入木三分,到今天都极有启发意义。老者塞法卢斯说,种种关于衰老的惶恐不安,都是源于性格和心态,如若心平气和、宁静寡欲,衰老就仿佛使人从又疯又狠的奴隶主手中挣脱出来,无羁自如。
柏拉图对老师苏格拉底极为敬重,多篇名著都以苏格拉底的对话形式撰写,理想国也是。同时苏格拉底之死,对柏拉图打击颇深,这也使柏拉图终身都对雅典式民主抱有极大的警惕。柏拉图对于效率和秩序的追求远高于其他,因此在他的城邦里,等级森严,秩序井然,虽然生长在雅典,但似乎和斯巴达更为接近一些。柏拉图认为城邦里的人分为三个等级,黄金等级爱智者是统治者,白银等级尚武者是护卫者,青铜等级享乐者是生产者。最佳的体制是明主制或者贤主制,由哲学家担任君主或轮值统治,而民主制,则和寡头制、僭主制一道划归很有缺陷的制度。护卫者是城邦的中间力量,从小训练,共妻共子,集体生活。生产者则是一人一岗,术业专攻。
近代许多人认为柏拉图是极权主义的鼻祖,也有一定道理。柏拉图的理想城邦,以全体城邦公民的幸福为最终目标,但是过程却是趋向专制的。柏拉图和苏格拉底一样,崇尚极简的生活,认为非必需的所有娱乐都不是理想城邦该有的。柏拉图特别提出了文化和教育的管制,禁止所有诗人的作品包括荷马史诗以免动摇护卫者的勇气和忠心,管制言论,控制教育。同时柏拉图推崇高度分工,生产者人手一技,绝不交叉兼职,以提高生产效率。柏拉图最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强力推崇优生政策,在护卫者中,只安排最优秀的男人和女人有后代,且婴儿不够出色就直接扔掉。二十世纪初期盛行的社会达尔文主义,乃至纳粹,估计都从柏拉图这里吸取过经验。
理想国中最富盛名的是洞穴理论,用来说明哲人王如何负重前行。柏拉图认为,我们每个人类都生活在洞穴里,只能看到投射在墙壁上的影像。我们眼见为实确认无疑的真相,只是真理的镜像,如同太阳与光线。有极少数哲学家努力探索真相,穿过漫长黑暗的洞穴,终于领略到由善的理念造就的真实世界。但是哲学家不能贪恋高处的幸福生活,必须要回到幽暗逼仄的洞穴中和囚徒们同吃同住,管理国家。洞穴理论为后世很多理论提供了创意源泉,其中一定包括黑客帝国。
同样追求秩序,比起温和委婉,以礼乐治国的孔子,柏拉图似乎和铿锵有力,干脆利落的墨子有更多的共通之处。由于治国方略非常具体,柏拉图的理想国其实也只是人口几千的城邦,好像也不太有拓展到国家的可能。孔子的理论经过几次变种,在超级大帝国里统治了一千多年。墨子和柏拉图的乌托邦,没有任何的实现机会。但是我猜想,无论墨子和柏拉图本人如何高尚伟大,但是他们的乌托邦如果真的实现,那也绝对不会是一片乐土,而是彻底的灾难。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