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曾国藩被后人尊为理学宗师,甚至成功学大师,有两点特别值得玩味。
一是路径分明。与大师先贤横空出世、天纵英才不同,曾国藩稳重有余,才情不足。曾家没有读书的基因,成绩都不好,曾国藩七次才考上秀才,总体资质平平。也与王阳明龙场悟道的顿悟不同,曾国藩的人生,逐级修炼精进的轨迹,如同沙滩上的脚印一样明显。早年的曾国藩满脑功利、梦想飞黄腾达;而后一心追求圣贤,律己甚严但意志力不强;以儒生自居,却精于钱粮,求知若渴;后专心报国,勇于担当大任,却脾气暴躁,成为官场上的孤家寡人;最后羽化升仙,内外通达。
二是内圣外王。古代文人为官,要么自恃操守,最后屡遭排挤,怀才不遇,甚至不得善终;要么同流合污,放弃立场,在官场上追腥逐臭,庸碌放任。曾国藩却真正实践了和而不同,用一己之力力挽大清于既倒,不贪不腐,却能出将入相,官居总督十二年而善终,在昏聩的晚清官场堪称奇迹。曾国藩为官清廉,公私分明,家无余财,但是对别人要求却没这么高,讲究规矩,服从规则,以圣人来要求自己,却以王道来对待他人。认清客观现实,守住自身清明,这才是成大事者的操守。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