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庐山留佳话

2023-11-17 00:46:54
标签: 名人足迹

庐山游记5

毛主席一生爱山,生在韶山,开创在井冈山,转战于宝塔山,进入北京第一夜住在香山 。他写过不少和山相关的诗,唯有庐山,他情有独钟,他曾三登庐山,更是三次将庐山设为中央会议的召开地。庐山也成为了全国唯一一座召开过中央会议的名山,在党和国家历史上留下了重要篇章,而且他在庐山上写过二首著名的诗,留下了浓墨重彩的故事。

毛主席在上世纪五、六、七十三个年代,虽然在庐山共居住了一百多个夜晚,但留下的足迹辉煌。一是庐山的登山公路(北山公路),解放后不久,毛主席提议修筑,也是跃上葱茏四百旋诗句的出处;二是在现在的卢林1号(毛泽东同志旧居),有了让人瞻仰的有中国特色的恢弘建筑群落和人工湖;三是美庐,毛主席也在此居住过。

我们次庐山游,这三个地方都游览过。登山公路,我们就是乘北山登山公路一路盘旋直达牯岭镇。第二天一早就游览了庐山会议遗址建筑群(包括抗战博物馆)以及美庐,都在相隔不远的地方,第三天 游览了卢林1号(毛泽东同志旧居)。

庐山会议旧址始建于1935年,由国民党中央党部委托工程师高观四设计,1937年竣工。该建筑分为上下两层,总建筑面积约4000平方米,融东西方建筑艺术于一体。这里曾是蒋介石培养和训练骨干的重要基地(庐山军官训练团),外表壮观,内饰华丽。新中国成立以后,这幢建筑更名为庐山人民剧院。1959年党的八届八中全会,1961年中央工作会议和1970年九届二中全会均在此召开。毛泽东同志主持了这三次重要会议。现旧址已辟为庐山会议纪念馆。里面保存着当年许多珍贵的实物、照片、材料和根据纪录片制作的录像。1959年党的八届八中全会全会通过《为保卫党的总路线、反对右倾机会主义而斗争》的决议和《关于以彭德怀同志为首的反党集团的错误的决议》。也是这次庐山会议期间,毛主席在美庐和贺子珍见面相聚。1961年的庐山会议,是中共中央召开的全国经济工作会议,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著名的八字方针就是在这里提出的。也是这次会议期间的99日,毛主席写了《七绝.题庐山仙人洞照》。第三次庐山会议,即1970年中共九届二中全会,在这次会议上,围绕是否称毛泽东为天才的问题展开了激烈斗争。最终,一向受到毛泽东重用、有理论家之称的陈伯达遭到清洗,而林彪亦因挑起这一争端引起毛主席的警惕。九届二中全会是庐山这座政治之山在近现代最后一次重要的会议,从此以后,再无庐山会议。

现在我们看到的会议室,也是九届二中全会的会场复原。

单层结构的芦林一号别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0年由武汉中南设计院设计,1961年初夏竣工,建筑面积达3700平方米。其布局为四合院式,空间宽大,开阔气派。1961年和1970年的二次庐山会议期间,毛泽东曾在这里工作和居住。在芦林一号别墅内的毛泽东卧室里,陈列着一张床、两张沙发、一张躺椅,以及衣柜、办公桌、立柱台灯等,均为毛泽东当年使用过的原物。卧室里的其他物品并无特别之处,唯有那张床,与众不同,特别宽大,因为毛主席喜爱读书,床上便于放书籍,格局和我看过的韶山毛主席在滴水洞旧居差不多。有点特别的是与毛主席卧室相邻的说明标注是毛主席的警卫员室内,都是清一色的注明是清代的红木家具。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展室中有许多资料图片,都是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国事活动的史迹,比庐山会议旧址内的更丰富多彩。

美庐别墅是由蒋中正题名,因宋美龄得名。别墅始建于1903年,由英国兰诺兹勋爵建造,1922年转让给巴莉女土,巴莉曾与宋美龄交好,1934年将这栋房屋赠送给宋美龄。美庐由主楼和附楼两部分组成,主楼为两层,附楼为一层。十字型长石阶,通透式凉台,进入主楼一层是一装饰典雅、中西合璧的会客厅。猫眼绿的地毯,墨绿的沙发,墙壁上挂着宋美龄不同时期的半身照片,以及在美庐生活的部分照片。室内陈设基本保持原貌,居中有双人床,据说是用英国优质木料制作,床左侧放置一圆形雕花梳妆台,方柜上摆设着精致的象牙扇等物品。美庐前前后后不但入住过国共两党领导人,其他如宋庆龄、郭沫若、陈毅等知名人物也曾经在不同时期内短暂地停留在美庐,为这座别墅增添了更多传奇话题。这里除了蒋宋的遗物,还有其他的纪念品和图文介绍,甚至还有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图片。题外话是宋美龄其实是从我们上海小囡成长起来的,在川沙古镇的内史第(新中国第一任国务院副总理黄炎培故居)有宋庆龄和宋美龄小时候在这里生活的资料介绍。

看完这些故居和典故,让我想到的是毛主席那句豪情万丈的诗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毛主席卢林1号的卧室
毛主席卢林1号的卧室 
卢林1号警卫室 
卢林1号警卫室 
卢林1号
卢林湖 
宋美龄卧室
美庐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