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谁来拯救“癌变”的中国?

(2013-10-31 20:20:25)
标签:

癌症

人群患病

营养干预

中国健康人口

预防保健

教育

分类: 沃爱--特别关注

http://s11/small/001NXDT9gy6DRlkOZp8da&690

近日有新闻报道指出,我国每年新发癌症300万左右,每年因癌症死亡人数达到了270万,相当于每一天就有7300余人死于癌症,肺癌、肝癌、结肠直肠和肛门癌列为恶性肿瘤死亡的前三位。

更有《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全国每6分钟就有一人被确诊为癌症,每天有8550人成为癌症患者,每七到八人中就有一人死于癌症。全国35岁至39岁年龄段中,平均每10万人中有87.07人会罹患癌症,而在40岁至44岁年龄段中,这一数字达到了154.53。当前患癌人数排名第一的是肺癌,其次为肝癌、胃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过去30年间,我国肺癌死亡率上升了465%,成为上升速度最快的癌症,并且已取代肝癌成为我国首位肿瘤死因。未来10年,中国的癌症发病率与死亡率仍将继续攀升。

伴随着对空气中弥漫的PM2.5的不安以及近年来的公开报道绘制的 “中国癌症村地图”的事实,这些连串的灰色数字令国人对癌症的认知绷得更紧了。从“癌症县”到“癌症村”,中国肿瘤发病的历史与地理坐标背后,是社会发展与生活方式数十年变迁带来的癌症高发态势。

卫生部印发的《中国癌症预防与控制规划纲要》(2004年-2010年)中表明,我国癌症的主要危险因素依次为吸烟、乙肝病毒感染、膳食不合理及职业危害等,其防治方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就是控烟。纲要指出,肺癌超过癌症总死因的20%,而且发病率及死亡率增长最为迅速,是我国的第一大癌症,也是癌症防治的重中之重,而控烟可减少大约80%以上的肺癌和30%的总癌死亡。同时控烟还可减少慢性肺病、脑卒中、缺血性心脏病和肺结核等。

其次是控制乙肝病毒感染。我国乙肝病毒的感染率达60%,携带率大于10%,是造成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的主要原因。最有效的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的措施就是新生儿接种乙肝病毒疫苗,切断母婴传播。

第三是营养干预。近20年来,我国居民的膳食结构及生活方式有明显的西方化趋势,城市和富裕农村中超重和肥胖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同时也是结直肠癌与乳腺癌上升的重要原因;此外,饮食因素也是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共同危险因素,因此营养干预具有综合防病效益。

第四就是消除职业危害。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职业危害及由此所致癌症呈严重态势。卫生部已将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瘤,苯所致白血病,砷所致肺癌、皮肤癌等明确为职业性恶性肿瘤。纲要指出,当前应禁止和控制致癌性物质的生产和使用;尽力将致癌物质代之以非致癌物质或危害较少的物质;加强卫生监督和监测,使生产环境的暴露浓度控制在法定卫生标准以下。

“事实上,60%的癌症都是可以预防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癌症研究专家悉达多.穆克吉在其新作《众病之王:癌症传》里,花了整整一章的篇幅来阐述“预防就是治疗”的道理,而且通过营养干预是最为经济可行的一种方式。

编后语:灰色的数据反馈给我们的是癌症与我们每一个人都近在咫尺,息息相关,每个人都不能漠视他的存在,因此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去改变,从关爱自己开始,做好养生保健,然后从小家到大家,唯有这样才能拯救“癌变”的中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