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东阳方言
(2013-10-12 12:51:50)
标签:
转载 |
经仔细总结后得出以上结论,并列部分证据如下
1、东阳话中 出去玩 叫 去戏, 戏就是玩的意思,绝对的古文传统流承
2、东阳话中 虾 叫 花弓, 这是对中国象形文字最高理解
3、东阳话中 睡觉 叫 眠熟, 眠字用得真是太好了,啊,上帝
4、东阳话中 茄子 叫 落苏, 多美的名字,充满了诗意啊,相传还有一个一个典故,是与战国时期,吴王阖闾相关的父爱如山的故事
5、东阳话中 玉米 叫 六谷,新时代的人不知有几个人知道叫五谷是那五谷,所以六谷更没有人知道了
6、东阳话中 早上 叫 五更,这个就不用解释了吧
7、东阳话中 学校 叫 学堂/书堂
8、东阳话中 早饭 叫 五更饭
9、东阳话中 郊外 叫 田畈
10、东阳话中 吃饭 叫 食饭
11、东阳话中 烧饭 叫 烧食
12、东阳话中 明天 叫 明朝(zhao1)
。
东阳方言属于吴语系婺州片区。
吴语是比较接近古汉语的。
几年前看金华新闻,说有一个日本语言学家来永康寻找最正宗的永康话,借此寻找与日语的关系。仔细想想,东阳方言里也有一些有趣的现象。
比如 咸 叫 滋咪
比如 我们 叫 娃那。
鲫鱼叫正鱼,鳙鱼叫白介,那种小小的彩色扁鱼叫百币,黄膳叫饿介,不知道东阳人是不是都这么叫这些鱼类。
本人读书不多,记得《三字经》中有“此六谷,人所食”句,此前的几句想必各位都知道,其中的几个字,我不理解,只好去查字典。结果是“六谷”中不包括玉米。不知是《三字经》错了,还是字典错了。听说有些东阳人叫玉米为“腰芦”,觉得较为形象,可惜没有让《三字经》脸红的远古文化。
东阳话称“垃圾”为“了色”,这种叫法竟然跟国际有点接轨。
东阳土话中“穷”的发音和普遍话中的“穷”基本上是一致的,可很多东阳人却喜欢把普通话中的“穷”字读成“chong”。
“去玩”东阳话的发音应该是“抠嘻”。
东阳话“胡说八道”叫“举东哗西”,颇有一种成语的味道,我在外地就学的时候,一说这个“举东哗西”,全班就哗然一片,很多人想学,但只有咱东阳人才能说出那个味。
东阳话里也有南、北等几大派别,其支系就更多。
比如
“垃圾”在我的老家就叫“勒穑”;
“胡说八道”叫“倚哝哇西”或“楞棍杠”(此“杠”无法准确表达,只能代之),在画水那边则叫“油口蜾”;
“吃饭了没有”就叫“噻过米”;
“吃什么”叫“噻家稀”;
“知道”叫“晓得(dei)”等等。等有空在杠。
捉迷藏——“幽埋”
“吃饭时要认真,不要说闲话”-东阳方言:“有噻色扣朵”;
“人过分客气,互相歉让过头”-东阳方言:“话哩嘻”;
“形容人说话不着边际,吹牛”-东阳方言:“天公扒里降”(“扒、降”无法准确表达,意思是“天空都能爬上去”);
“说人家女孩漂亮”-东阳方言:“个暖像样”(像样二字又无法准确表达);
“砍柴”-东阳方言:“挫脎”;
“在农田里干活”-东阳方言:“扃田畈”(畈又无法准确表达,真气人);再说啦。
东阳人说“太阳”--
东阳人说“回家”--
东阳人说“起床”--
东阳人说“瞎子”--
东阳人说“傻瓜”--
东阳人说“女人”--
东阳人说“小孩”--
东阳东阳人说“椅子”--
东阳人说“勺子”--
东阳人说“青年”--
东阳人说“妈妈”--
东阳人说“爸爸”--
东阳人说“青蛙”--
东阳人说“虾”--
东阳人说“睡觉”--
东阳人说“去玩”--
东阳人说“丝瓜”--
东阳人说“外面”--
东阳人说“厕所”--
东阳人说“钞票”--
东阳人说“友好”--
东阳人说“你”--
东阳人说“他们”--
他们”--
东阳人说“我们”--
东阳人说“****”--
东阳“吃什么”--“食家西”;
东阳人说“知道”--“晓得”
东阳人说“嘴巴”--
东阳人说“眼睛”--
东阳人说“乳房”--
东阳人说“十三点”--
东阳人说“晒太阳”--
东阳人说“流氓”--
东阳人说“恶人”--
东阳人说“早上”--
东阳“阴阳怪气的人”--“阴官”;
东阳人说“脑子迟钝不怕倒霉之人”--“寿头”“猪头”
讲故事--歌大史
不和--勿对
朋友--伙伴
乔迁--居屋
我认为东阳话完全可以用文字表达的。以后谁有这方面的问题。可以请教我的。只要多想一下就会懂进东阳的深奥。比如女人叫内家。多合理。玩就是戏。多有智力。每一句话都有她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