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网络上一篇由记者张先生根据自己亲生经历发布了博文《生死间,一个记者有话想对你们说》,称自己在南航航班飞行途中突发恶疾生命垂危,但飞机停靠近50分钟后才打开舱门将其送医,此后机组人员和120急救人员都不愿将其背下飞机,任由病人自己“半蹲半怕”下了舷梯并“自己歪着身体爬上了救护车”。这才得以被送进医院,成功得到救助捡回了一条性命。此博文
引发了轩然大波,围观民众纷纷指责南航和机场急救中心的错误做法,涉事单位也诚恳道歉,承诺会就此事做出最合理的处置。张先生告诉记者,他不需要各方的慰问和道歉,只是想了解一个正常的转运衔接流程是怎样的,以后再有人遇到这样的情况会如何解决。
相信任何一个普通人看到张先生的博文以及随后各媒体的详细报道都会义愤填膺相当愤怒,尤其想到如果是自己遇到这样的情况会得到这样淡漠处理时更是怒不可遏,恨不能冲到首都把涉事人员统统臭揍一顿。各种各样的批评更是层出不穷,就事件中舱门打开延迟、南航与首都机场沟通问题、急救人员与机组人员不愿抬病人下飞机以及随后在首都医院得到的冷漠待遇都是众人批评的焦点。各方的人士也都提出自己的观点,或批评或推诿,将一个看起来简明清晰的事件演化得颇有些扑朔迷离的意味。
南航虽然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却也同时质询了机场和急救人员的责任。机场反思了自己的不足,也同样将责任分担给了南航和急救人员。同样,急救人员坦诚了自身的错误,照样也不会做背整个黑锅的冤大头。随后丁香园站在医生的角度从另一个方面讲述了整件事情,虽然文章下面一大堆骂人的评论。再加上当事人张先生的完整叙述,此次事件差不多还原了《罗生门》的经典套路。涉事各方都有自己的考量和不得已,就是没有一个敢站出来说“此事由我方负责”。因为此次各方的错误确实对张先生的生命安全造成了很大威胁,也带了不良的社会影响;在医患矛盾持续激化的今天,更是产生了恶劣民众情绪。我们都在等着看最后是谁做了这个“替罪羊”,又是谁站出来承担责任并更改现行的有关航空与急救方面的不恰当流程。
以前看国际新闻总觉得很奇怪,为什么某个恶性事件或者丑闻被报道以后总有人主动站出来宣布“对此事负责”,哪怕该事件极有可能对此人和此部门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反观国内,一旦出现任何负面的不良报道,从未看过哪个负责人或者部门挺身而出,多是踢皮球一样的互相推诿,近来更出现了贵阳住建局局长在面对记者就保障房迟迟不落实采访时宣称“我不是局长”的可笑事件。张先生之所以没能得到最及时的救治,甚至只能自己爬下飞机,追根究底就是南航和急救人员都不愿“负责人”。他的经历再一次鉴证了推脱责任的做法是如何历久弥新,哪怕改革也不能抹去之存在。没有主要责任人,也没有主要责任部门,受到处罚的只有直面当事人的基层人员,真正有改变决策权的领导那是稳如泰山岿然不动。这样的责任制度如何确保民众的利益在受到侵犯时能够有个说理的地方,更不要提赔偿问题了。我想这也是“临时工”红遍全球的原因了,既得利益者窃据高位,居高位者不用负责,被惩罚者不过“替罪羊”,受伤害民众得不到切实有效的赔偿和保障。这样的机制,如何给民众一个安心。
张先生的经历之所以引发大众愤怒,也是因为民众长期被航空、医疗两大体系“欺压”,尤其是医疗体系更是因为长期以来日益尖锐的医患矛盾而饱受诟病。如果真的有人或者部门主动承担责任,民众能够看得见有人因为我们“看病难看病贵”“一病回到解放前”“一人生病,全家拖垮”的难题收到应有的惩治,艰难的现状得以改变的话,我想此次事件中的首都医院也就不会立刻被骂成狗了。如何避免再次出现这样的“罗生门”,除了民众的愤怒,更多的恐怕是有能力者敢于牺牲既得利益的勇气了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