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文和慷慨,还有不好之处——继续我的澳门印象

(2012-08-28 09:11:02)
标签:

个人穷游

澳门

优缺点

旅游

分类: 旅行物语

    继续来说一下澳门这个新旧融合、纸醉金迷的赌城给我的印象。赌城不止是世界闻名的旅游胜地,也是一个低碳的城市。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我发现澳门很多人出行都是使用电单车的(普及率和以前内地的自行车差不多),且每辆车都有自己拍照,每个坐在车上的人——骑车的人和搭车的人都带着安全头盔。甚至宽阔的马路上也专门设置了电单车道。这样的规划让平民使用电单车上班、出行都很便利。减轻了城市的汽车负荷,减少了尾气排放,算得上低碳环保了。当然,这也和澳门老城区街道狭窄有很大关系。不过,仅是电单车的普及使用就算的上一项极为有利的低碳措施了。这和我在《遇见好城市》中看到的关于发达国家提倡少用汽车这个观点不谋而合,很能保护环境。可惜在内地想要使用这种措施会很难:电单车的管理复杂,偷车之人手段太高明,丢车太多导致大家都不敢使用了。而且大城市更不可能划分专门的电单车或者自行车道,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这种低碳出行方式的普及——单位和住地相隔太远了。澳门的这种方式倒是很值得借鉴学习,尤其其中传达出的这种低碳的感念,当然有可能当地居民不过觉得电单车便利便宜。不管初衷是什么,它至少对于减轻空气污染很有作用。

    除了电单车的普及,澳门这里的汽车驾驶人也很能礼让行人。因为几乎没有红路灯,每个路口都是司机自觉礼让过路的行人。这让平时过了个绿灯的路口都像打仗似的战战兢兢的我吃惊不小。原来不用什么电子眼,不用什么红绿灯,也不用交警天天监督着,也可以这样的安全通过马路。这就不只是政府的问题了,全民素质的水平也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不仅本地人出行方便,澳门的旅游开发也做得很好。很多地方不收取门票,游客可以随意进出。即使是收费的景点,也是十几港币。这和内地动辄几十上百的门票比起来就很不够看了。去丽江是让我最为怨念的一次,想去任何一个景点都得持有价值80的古城维护费收缴证明,然后景区门票得单独再买。而进入这个景区后,其中的好些小景点还要单独收取进入费用。这种强盗似的收费方式让我气得吐血却有无可奈,索性离开丽江去香格里拉,免得自己白白生气。澳门给我耳目一新的感觉,我在这里的主要花费几乎就是交通和吃——因为没有遇到收取门票的地方。古老的教堂、教徒的墓地、大炮台、大三巴牌坊……都没有看到要收费的说明,所有人都能随意进出。如果是在内地,我想政府要做的就是把这一大块景点集中的地方划分出来,然后收取进入景区的门票。如果还想进去其中细小的景点,就得另外再给钱。丽江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了。澳门不做这种竭泽而渔的勾当。说他们财大气粗也好,澳门很多地方完全不收取门票,只是淡定的任世界各地的游客随意进入拍照。这样的慷慨反而更加的吸引游客吧。我想内地政府有必要学习这种大度,不要太过于计较那些门票。就算要收取门票,你的数额也得和提供的服务成正比吧。

    当然,澳门也让我有过“惊魂”一般的经历。进入赌场之后,虽然知道可能不允许拍照,我还是抵挡不了那种电影场景一般的诱惑偷偷的拍了几张照片。结果还没来得及离开就被赶来的保安大叔勒令删除照片,还被告知赌场是不允许拍照的。大叔很尽职尽责的看着我删除了有关赌场的照片后才离开。这个警告把我吓了一跳,脑海中不断浮现出电影里面那种在赌场被惩抓后“砍手、打断腿”之类恐怖的场景,哆哆嗦嗦的删除了照片。后来才发现,同样是拍照被发现,同行的T同学倒是一脸谦虚的接受了大叔的批评并信誓旦旦的保证绝对删除照片。可人家转过身照样把保安的警告抛诸脑后,安然的带着赌场的照片离开了。T同学不愧是艺高人胆大,比我镇定多了,这才保存了极为珍贵的赌场照啊。我想我得好好学习一把T同学的淡定,这样可以保存很多珍贵的东西。

    除了这次的赌场惊魂(我承认是我小题大做了,囧)和对于签证、排队的怨念外,澳门还有别的让我不舒服的地方。大三巴几乎可以说是整个澳门最热闹的景点之一,几乎来澳门的人都要来这个牌坊下面拍照。没想到就在牌坊的附近居然有数个宣传法叉功(因为河蟹的需要使用了别字,不过估计大家都知道我说的是什么了吧)的条幅。这种反动的宣传条幅就这样明目张胆的出现在世界游客的面前,任人围观。很难想象这种反社会反人类的邪教可以堂而皇之的在著名景点宣传自己的歪理邪说。澳门的政府部门是没有发现呢,还是听之任之?这个我就不得而知了,不过内地人看到那种宣传条幅绝对不会舒服的。也许,这也是澳门表达不满的一种隐晦方式?不知道有没有人可以解答我的这个疑问了。

    澳门算得上弹丸之地,和成都比起来也是小的可怜,只有香港的三十分之一大。不过,作为世界闻名的赌城,澳门照样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蜂拥而至。这次去澳门见识了那种金碧辉煌的高调奢侈,也见识了上至澳门政府下至普通商家的慷慨大方,让一直生活在内地的我很有些感触。如果可以,我想大家也许都可以去那里看看,体会一下其中的风情、民俗。旅行,总是让人成长,让人有收获的。虽然会很累,却会很开心。我也该计划我的下一站了。

 人文和慷慨,还有不好之处——继续我的澳门印象

人文和慷慨,还有不好之处——继续我的澳门印象

人文和慷慨,还有不好之处——继续我的澳门印象

人文和慷慨,还有不好之处——继续我的澳门印象

人文和慷慨,还有不好之处——继续我的澳门印象

人文和慷慨,还有不好之处——继续我的澳门印象

人文和慷慨,还有不好之处——继续我的澳门印象

人文和慷慨,还有不好之处——继续我的澳门印象

人文和慷慨,还有不好之处——继续我的澳门印象

人文和慷慨,还有不好之处——继续我的澳门印象

人文和慷慨,还有不好之处——继续我的澳门印象

人文和慷慨,还有不好之处——继续我的澳门印象

人文和慷慨,还有不好之处——继续我的澳门印象

人文和慷慨,还有不好之处——继续我的澳门印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