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中国传统的情人节——七夕节。我们四个来福田的女生团购了一个自助火锅,坐地铁去了宝安区聚餐,算作是过节了。一路上,很多人捧着大束的鲜花,带着灿烂的笑脸在行走。卖花的人总会拉住路过的情侣,推销自己的玫瑰。饭店、KTV、咖啡馆也是充满了约会的情侣。似乎全世界的人都是成双成对,花好月圆的让人羡慕。虽然我仍然对当街亲密的情侣们有些hold不住,还是喜欢这种大家都幸福的感觉。不过,真实的情况是否如此呢?
貌似在现在中国,很多青年人都陷入了一个困境:找不到合适的恋爱对象。已经遇到过好些人向我倾诉自己开始陷入找不到恋爱对象,而家里人又帮着着急的窘境了(我觉得自己真的是传说中的知心姐姐了,囧)。似乎进入社会以后,单身青年就进入了一场场的相亲、失望、再相亲、再失望的奇怪循环中。如果在校园里没有遇到合适的恋人,进入社会以后就更难交往到异性。似乎男性是一个圈子,女性是一个圈子,没有交切点。这种圈子又因为工作、家庭、地域的限定而更加难有交集。独自生活久了、被家人念叨长了,自己也开始着急,怕一直找不到合适的会单身一辈子。可是已经坚持自己的要求这么多年了,又不想随随便便的尝试和没有感觉的人交往,就这么一直不上不下的略微尴尬着。尤其当聚会时看到别的人出双入对自己却形单影只,难免有点不太好过。
被好些人请求过帮忙介绍对象,我都有点怀疑自己是不是就真的这么像个红娘,手里有大堆的姑娘小伙可以配成对。不过,也看出来现在真的出现了青年男女无法找到恋爱对象的境地。仔细观察下,身边很多算得上优秀的青年照样面临着没有恋人的境况。哪怕他前途稳定、积极进取,哪怕她温柔美貌、独立坚韧,同样很容易就单身很多年。为什么会这样呢?长久以来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也和好些同学朋友谈论过这个问题。是因为社会的混乱的封闭还是因为我们受到的教育缺失了关于人的所有东西,让我们这一代的青年无法寻找恋爱、婚姻伴侣,不知道如何经营一场感情组建一个家庭?
有同学说过一个段子:“日本人毁了我们的男人,韩国人毁了我们的女人”。我觉得这句话很有点道理,尤其是对于女生的影响。因为那种爱情至上、真爱无敌的白痴韩剧,很多女生陷入了以成人的心智幻想梦幻爱情的状态,总觉得自己一定会遇到为了平凡却善良坚强的自己而放弃白富美女友的王子。她们觉得现实中的男人都是俗气的,没有英俊的外貌、浪漫的情趣,也没有一掷千金的气魄和爱美人不爱江山的勇气。因为遇不到韩剧那样完美的男人,就对现实失望;又不想失去那种可能遇到白马王子的机会,就一直单身着。这种情况不少见,虽然不是大多数人都是如此。很多女生被认为现实势利,因为她们对于对象有明确清晰的物质要求:房子多大、存款多少、月薪多少、车子的牌子等等都是有自己的标准的,这就让男人普遍感到巨大压力。而除了物质,她们还希望自己的伴侣有情趣、长相拿的出手、只对自己好……可惜,很多女人自己却没有相应的这么高的价值,所以在嫌弃对方的同时也在被对方嫌弃着,相看两厌最终关系破裂。还有的女生极为平凡,长相、工作、家庭、个性都是那种普通得扔进人群中就找不到的类型。这让还抱有幻想的男人不想去接触,也就被剩下了。
网上盛传的女人“十分制”可以从某方面看出男人的审美要求。对照那套标准,很多女生徘徊在三四分的边缘。这样平凡的女生占了绝大多数,因为不太符合广大男士的审美而很难成功相亲。通过和一些男生的聊天,我也知道他们总是感慨找不到那种心灵契合的伴侣。现实的女生太多,且多在乎物质,有不少世俗甚至庸俗的缺点。男人希望伴侣在照顾家庭的同时还能有不错的修养,并且可以养活自己。而80后男人进入社会不久,没有稳固的事业和一定的经济基础,无法得到女人的认同。相亲对象往往只是门当户对,却不是自己喜欢的那种类型,自然成功的机会极为渺茫了。而且,男人不是不在乎物质的。他们希望自己的伴侣不仅可以经济独立,且她的家庭不能成为累赘。情感方面,男人长久都是被要求内敛沉稳,不会花哨的浪漫手段,无法讨得被韩剧洗脑了的女人的欢心。男人希望得到优质女友,却总是因为太宅或者不懂表达而得不到女生的肯定。因为这样那样的缘故,男人们也很难找到合适的对象。
这样看来,两个人相遇、相恋还真的很不容易啊。我不是什么两性关系研究人,也没有太多的生活经历,只是看过一些听过一些别人的烦恼,所以有感而发。谈感情不是一件害羞的事情,而是人生中必须经历的过程。我们这一代人,有些谈了无数次恋爱有些还是白纸一张,可是很多人都在想要成家之时遇到了找不到对象的尴尬。80后面对的不止是看得人心脏病发的高房价、高物价,也不止是拼爹、拼背景的激烈竞争,还有在感情方面的欠缺。如果找不到原因,没有有效地解决办法,80后很可能真的会成为孤独的一代。
到底是为什么,我们很难找到合适的恋爱对象呢?也许大家都应该思考一下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