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引发的信任危机

标签:
电话通知不信任骗子社会安全校园 |
分类: 深圳行——实习手记 |
结束了在健康监测科的实习,上周转去了免疫规划管理科。正好最近深圳市开展了一个免疫检测项目,才让我转科之后有活干,避免了继续混吃等死提前享受退休生活的尴尬境地。先是把以前调查的乙肝高危险婴幼儿的资料输入数据库内,再就是通知这些孩子的母亲在周日之前带着自己的宝宝去妇幼保健院进行免费的抽血化验以检测疫苗是否很好的起到了免疫效果。(这些婴幼儿的母亲都携带了乙肝病毒,所以比一般人群更容易感染、发病)在打电话的过程中,充分的感受到了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危机。
接电话的大多数母亲都很配合,询问了我们的目的之后都表示愿意合作。当然,也有部分人态度恶劣,很不客气的反问:“我怎么知道你们不是骗人的?还要询问我的个人信息,万一是骗子呢?”尽管我已经尽量态度良好的回答问题了,还是被果断拒绝掉了。听着电话里面嘟嘟嘟的忙音,我真是又好气又好笑。最大的感慨是心惊:人和人之间,几乎剩不下什么信任了。
我自己其实也是如此的,对于陌生号码的来电,第一反应就是骗子、骗钱的。接到诸如某保险、某公司的来电都是直接拒绝,不给别人说话的机会。如果对方实在难缠,要锲而不舍的说话,就把电话放在一边去做自己的事情。等做完事情回来的时候,别人已经挂了电话了。大家都是一样的警惕陌生人的电话,在一开始就判定了呼叫人“骗子的身份”,也没兴趣去和陌生人说话浪费时间。所以,我不怪那些态度恶劣的父母,他们也是一样的警惕着骗子的存在。只是觉得这种随时警惕骗子的环境很糟糕。
这个社会慢慢的变得越来越冷漠。几乎每天都能看到跌倒的老人无人搀扶或者扶起老人以后被讹诈的新闻报道。每次看到这些都觉得很气愤——摆明了是讹诈的事件,为什么最后赔钱的反而是做好事的人呢?难道真的是做好事就要天打雷劈?如果做好事也要被罚钱,那些讹诈的人是不是同样应该得到相应的处罚?就是因为现在的犯罪成本太低,那些心怀不轨的人才能随心所欲的做着坑蒙拐骗的坏事,根本不用担心被发现被处罚。正因为有了那些看起来可笑却也很可悲的做好事被诬陷被处罚的事件一次又一次的发生,人们才不敢向陷入困境的陌生人伸出援手。前不久一个外国女性因为看到老人倒在地上却无人敢去搀扶而大骂中国人冷漠,这个新闻让我觉得很难受。中国一直自诩乐于助人尊老爱幼,但现在却成了这种袖手旁观需要外国人才敢帮忙的情况。设身处地的想一下,如果是我自己遇到这样的情况,恐怕也不敢上前做好事——如果被讹诈了,我们家可没有这么多钱去交付罚款。妈妈不止一次的告诉我,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最好用公用电话拨打119,让119的人拨打110、120等前去处理。这样做比较不容易惹祸上身。
在做好事之前,首先考虑的是如何不让自己立于围墙之下。这种心里状态很奇诡,却也是社会环境造成的。如果不惩处那些蓄意诬陷骗钱的人,再也不会有人敢做好事了。老人家也都不敢单独出门了,怕跌倒了没人敢扶起来。同样的,捐款金额严重下滑也是一个道理。因为不知道我们捐出的钱到底都用到哪里去了,也被经常传出的诸如“干女儿”“不雅照”“我爸是XX”等新闻寒了心。与其在缴税纳税以外再捐钱给别人胡天胡帝的花,还要受这些人的子女亲属以及八竿子都打不着的所谓亲戚的欺压,不如老百姓自己好好攒着不多的钱财。真正碰到需要的人,还能帮上一把,前提是不会把自己搭进去。
想想这样的现况挺可悲的。可是,个人也没有能力去解决。有次看到一个女孩发帖说和朋友逛街时因为提醒了别人注意财务安全,而被嚣张的小偷揍了一顿。可怕的是周围的人没有一个上前帮忙制止小偷的嚣张行为的,这样的社会环境让两个女孩子抱头痛哭。虽是看似平凡无奇的小事情,却充分反映出了我们所处的环境有多么的糟糕。虽然很可耻,我却不得不承认:如果看到有人被偷窃,我是不敢去提醒受害人的;看到有人因得罪小偷而被殴打,我也不敢上前阻止小偷的暴行。现在社会,好人好事就会被欺压被处罚,恶人反而嚣张自在的继续横行霸道。很难想象继续如此下去,这个社会不会崩溃。
怎样做才能让我们的社会风气回归过去的淳朴正直?做好事可以理直气壮,不必担心被反咬一口。遇到坏事可以光明正大的阻止,而不是偷偷摸摸的提醒之后还要被暴打一顿。到了那时,老人们才敢独自出门,小偷才能无所遁形。真希望这样的时候早日回归现实,让我们可以更加顺畅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