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艾色变——最爱的感受

标签:
电影艾滋人生文化 |
分类: 光影幻觉 |
艾滋,全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十年之前,很少有人了解这个绝症。今天,我们仍然对这个疾病谈之色变。刚来深圳的时候,别的学校的实习女生听说我在临床实习时候还遇到过艾滋病人,都很吃惊的问我是否害怕。这个问题本身才让我觉得奇怪,作为医学生应该知道简单的日常接触是不会被HIV感染的。可是知道是一回事,是不是害怕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即使是临床医师,遇到艾滋病人时都会小心谨慎的进行肢体接触,虽然明知道简单的握手不会带来感染。心里的那道坎过不去,再多的科学依据也没有力量。
电脑里存放着章子怡主演的《最爱》。本以为是沉闷的文艺片,没想到最开始就引出了艾滋这个沉重的话题。河南的一个贫困山村里,赵齐全通过引诱村民卖血而成了富翁。村民却因为卖血而感染了艾滋。这些患了热病(艾滋)的村民被组织在已经停止使用了的小学里生活,以免传染家人。赵齐全的父亲老柱柱曾是小学教师,现在自愿前来照顾这些患病的村民,包括自己的二儿子得意。小学里的生活与外界隔绝,得意因此和同样患了热病的商琴琴好上了。然后上演了一场捉奸、离婚、再婚的戏码。可惜最后,艾滋病人们,逃脱不了那已经预定好了的死亡。整部电影基调并不算太沉闷,甚至很有些乡村生活的明快安宁。可是这一切,都被艾滋笼罩上了解不开的阴影。快乐也似乎都是偷来一般的静悄悄的。电影里的一切,都真实的让人心惊。
上世纪有很多河南老乡感染上了恐怖的HIV病毒,就因为卖血这个罪恶的地下交易。他们多是在输出血小板的时候被感染上了,就因为无良商人对于滤膜的重复使用。虽然电影的开头说了这是一个虚构的故事,可其中的人物、场景、情节却那么真实,让我很难相信这仅仅是编剧的想象。上世纪,很多因为卖血而感染了老乡,也因为得了这种让人害怕的疾病而被周围的人隔离,最后不得不在极其凄凉的环境中死去。这部电影那么真实,看得我心惊肉跳,想着是不是有人真的和电影情节一样经历了那些惊恐、难过的岁月。电影里的村民们一起生活在小学校里,大家共同提供粮食。期间有人偷走了琴琴的红色绸袄,只是因为想要给风雨同舟的妻子实现结婚时许下的诺言。女人粮官为所有人做饭,也放不下自己的小心思偷了些粮食藏在枕头里。还有人丢失了记载着秘密的日记本,最终因为担心秘密曝光而导致疾病的迅速恶化走向了死亡。
影片主要讲述了得意的爱情,一边为了妻子的疏远而难受,一边又因为和琴琴的相好而快活。有次外出时,得意在铁轨上奔跑,后面就是呼啸而来的火车。琴琴吓哭了,得意却唱起了村里人喜欢的戏曲,似乎战胜了疾病般的得意。得意和琴琴一次偷情中被反锁于屋里,随后琴琴的丈夫愤怒的赶来带走了琴琴。老柱柱也因为儿子的荒唐事不得不向不怀好意的人妥协。一切都朝着糟糕的方向发展。村民们痛苦挣扎着,齐全却因为“精明”的头脑攀附上了县长,还在倒卖棺木的时候狠狠捞了一笔,变得更加富裕了。而得意在暂时的窝囊之后毅然决定离婚,并和琴琴结婚,认定将来两人死后也能葬在一起作对名副其实的夫妻。好不容易求得了老柱柱和亲亲丈夫的同意,两人快乐的生活在了一起。琴琴还煞有其事的装扮了自己和得意,去村里挨个发喜糖,宣布自己的婚姻。可惜,这般美好终归成了镜中花水中月。得意发病之后,琴琴为了照顾他而伤了自己的身子,在得意清醒之前就离开了这个世界。得意在看到琴琴尸体之时也因为受不了这个打击而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用刀一下下的砍着自己的大腿,鲜红的血流了一地,漫出了屋子。在一片血红中,影片结束了。
花了三天时间才看完这部电影,因为死亡的阴影、亲人的疏远和齐全的冷漠都让我有些透不过气。得意付钱时,商店老板都是用火钳子找零。琴琴散发的喜糖别的村民都不敢收下。齐全踌躇满志的在患病村民居住的小学院墙上喷上了出售棺木的广告,甚至告诉村民可以打折。最后,得意大笑着砍向自己大腿的场景尤其让我心惊。原来,艾滋真的是一种绝症。他不仅侵害了病人的身体,还通过世界的疏远冷漠摧毁了病人的精神。村民因为不了解,所以害怕接触得了热病的人。即使是琴琴的母亲,也不肯收留被丈夫赶出家门的女儿。而琴琴当初卖血只是想要一瓶城里人用的洗发水。在我们看来可笑的理由,却深刻的反映出了老乡的朴实和无知。正因为这种无知,才会有那么多被热病感染了的人。而齐全却一直好好的活着,越来越有钱,在县里都有着不错的生活。他甚至因为帮得意办结婚证而送出去一副棺木而质问得意,觉得为了那么一个贱人真不值得。被自己的亲哥哥骂怎么不早点死,不知道得意心里是什么滋味。村民们苦苦挣扎,齐全却蒸蒸日上,真是一种讽刺。
今天,艾滋仍是不可以治愈的绝症,人们仍然害怕着艾滋病人。这些不是短时期可以改变的,我们能做的不过是多一点尊重,少一点漠视。电影里的村民们,都走向了给自己的结局。现实生活里,患病的人还在挣扎。一切,都在按着自己的脚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