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死亡命题

(2012-07-06 16:06:13)
标签:

死亡

记忆

感受

校园

分类: 纠结的思考

    12年夏夜,深圳闷热的房间里。我坐在床上看周国平的《妞妞》,看一个哲人如何从婴儿的死亡参透生命的含义一个父亲如何从丧女的彻骨之痛中解救希望重新迸发生存的勇气。这本书是慕名已久却一直无缘得见的,最初是不想看到这么沉重的直面至亲死亡的话题,后来是不想涉及令我头疼的哲学问题。上周在单位的图书室无意中发现这本书,才想到要在闲暇的时候一句一句的慢慢品味,想要探知一直令我困惑的有关死亡的意义。书还没有看到一半就已经觉得很是心痛,心痛于哲人的超脱与父亲的绝望之间的纠葛,心痛于一个还没有来得及绽放就要凋零的幼小生命。原来,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越来越多的于死亡或间接或直接的接触,我也不得不认真思考死亡的意义和带给我的冲击。

    直到现在仍能清楚的记起第一次面对死亡的场景。那是我的一个曾祖辈分的亲戚,老人平静的躺在放置于灵堂正中的棺材里,已经按照传统传好了寿衣。大着胆子看了一下,身体被绿色的布覆盖着只看到露在外面的穿着黑鞋子的脚。年幼的我并不觉得害怕,那时尚年幼不清楚死亡的含义。只是灵堂特有的昏暗、纸钱燃烧时候摇曳的火光、还有孝子贤孙的哭泣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在将近二十年以后仍然可以清晰的回忆起灵堂的模样还有那从棺材里露出来的脚。后来陆陆续续的听说哪里的邻居去世了、哪个沾亲带故的人死去了,没有亲眼见到反而觉得那样的死亡是离我很遥远的一件事情,只是无关痛痒的叹息一下死者的去世。这样的旁观持续了好多年。直到05年的夏天一位亲戚去世,才让我开始思考有关死亡的问题。因为亲缘关系很亲近我就和老人的家人一起送他去火葬场,老人即将进入焚化炉时我再次亲眼见到了尸体。瘦削的老人无知无觉的躺在那里,嘴微张着,似乎可以看到他的脸上一片茫然。我突然不知道这是不是就是我常常听说的死亡,因为感觉这个躺在那里的躯体并不是那个和我们很亲近的老人,只是没有灵魂的陌生人罢了。旁边老人的孙女撕心裂肺的哭泣,我却茫然无措,不伤心也不难受,只是好像空了一样的不知道该想什么。然后眼睁睁看着老人被推进焚化炉,看到火焰一下子吞噬了老人的躯体。突然觉得难受,似乎死亡扑面而来,带着火焰的灼热叫嚣着大笑着,让那个炎热的夏日午后也变得阴冷起来。

    我并不是惧怕每个人都无法逃离的死亡,而是对于死亡之后那个未知的世界感到恐惧。我想最让人害怕的不是那些恐怖的场景和刺骨的疼痛,而是我们完全无从得知的未知。因为不知道死亡之后是什么,没有边际的想象让我们放大了恐惧,开始惧怕死亡本身。这真是让人很费解的难题。《妞妞》里面周国平说,死亡带来的是一个殊途同归的世界,像永恒一样的容纳了生的世界的所有人。这样的说法,可以缓解人们对死亡的恐惧。我一直讨厌哲学,讨厌那种旁观者的冷眼和上位者的怜悯。我也不恐惧死亡。08年的大地震让很多人开始害怕那种地动山摇无法控制的大自然。那天下午我仍然很镇定的在室内喝水,尽管我的同学们全都在一次余震中尖叫着逃离了教室。当我放下杯子走出教室的时候,好友雯诧异的问我地震时为什么不赶快跑。我不知道如何回答,因为在大地的摇晃中我并没有感到死亡的恐惧,哪怕自己都要在地震的威力中无法站稳。我只知道,我不害怕死亡,所以没有惊慌失措的尖叫逃跑。我也不认为自己会在这场地震中死去,所以没有恐惧的逃出可能会坍塌的教学楼。这种感觉很难说清楚,有点对自己的冷漠也有点对死亡的无知无畏,也有对于危险的迟钝和趋利避害的缓慢。三年之后仍然很清楚的记得当时一个人站在摇晃的教室里感受:在我弯腰倒水的时候地面开始激烈的晃动,等我端着水直起腰时教室已经空无一人,我随着大地一起晃动,然后冷静的举起杯里的水喝下去。当时的我真的一点都不害怕,只是有点疑惑为什么教室空了。

    在那场灭顶之灾一般的地震以后,我对于死亡多了一丝奇怪的感觉。在听说老家哪个老人去世之时心中总有莫名的难过,而不同于以前那种旁观的那种无关痛痒的叹息。死亡带来的无措更加清晰,我总是感觉那死去的老人似乎还在他常行走的地方慢慢的走着,而不是一去不复返的奔向了死亡以后的世界。所以在11年秋天肿瘤科实习时亲眼见到一个90年的男孩子突然休克,即使经过半个小时的抢救之后仍然无法恢复生命的体征时我会突然的流泪。孩子的父母啼血一般的哭泣呼喊让我这个站在一旁的人都能感受到死亡带给活着的人的锥心之痛。这时死亡让我多了一丝警惕,就算我不惧怕他,我也不想让自己的亲人因为我而经历那种锥心剜骨痛彻心扉的伤痛。

    我仍然不清楚死亡到底是什么,不知道死亡带来的世界是什么样子。我也仍然不害怕死亡,带着无知者的无畏。有时也会疑惑,我这种理科出身的人为什么要费劲去思考这种没有人想清楚过的命题?不管我怎样不解,我都已经因为死亡而纠结了很久。亲眼看到过病人死去,也亲眼看到过家属的绝望痛苦,死亡带给我的冲击很大。而我,只是想要认真的思考这个命题而已,尽管可能一生都想不清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