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些家长,他们对孩子的物质需求毫无节制地给予满足。理由是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决不能再让孩子遭受自己小时的那种苦。尽管有的家长经济条件不太好,但行动上通过各种途径满足着孩子的一切物质需要。
现代生活物质条件越来越好,家庭中孩子又少,家长有相当的条件为孩子创造丰富、便利、舒适的生活。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尤其应该慎重考虑给予孩子物质满足的方式和原则。
尽可能地满足孩子所有的物质需求,这是许多家长所追求的,即使有时候孩子的要求超过了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
有的男孩今天要一双名牌鞋,明天回来对家长说某某同学有了新的手机。谁的生日请大家去吃饭……很多男孩会学会抽烟、喝酒。女孩学会化妆、染发。
要多少零花钱,就给多少零花钱,对孩子平时的零用钱也不管不问,全部任孩子支配。有时孩子拿着上千元,花起来眼都不眨一下,想买什么就买什么,不喜欢了就扔掉。
尽管家长用心良苦,不断的掏钱,家长却发现他们的孩子是一些不断张口的机器,即便他们的愿望实现了也不满足,相反要求却更多。
孩子不用付出努力,就会得到自己想要的,这对他们只有百害而无一利。迁就、溺爱、纵容,会助长孩子的物质欲望,容易使孩子养成任性、自私、缺乏同情心、没有责任感的不良品格。
现在学生攀比浪费现象很严重,名牌、高品位已成为许多学生的消费追求,这对他们的学习成长无益。家长有必要教育学生树立健康的消费观,鼓励他们自立、勤俭、节约。
如果家里经济状况不太好,千万不要因为怕孩子受委屈而让孩子去享受高消费,这种死要面子活受罪的做法,不但不会让孩子自信起来,而且容易使孩子不考虑家长的经济能力而变得变本加厉。
有的家长误认为只要无限地满足孩子的物质需要,就是爱孩子,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爱。溺爱的结果造成了以自我为中心和只顾个人利益,这种错误乃至放纵的爱,才导致了孩子后来一系列问题的产生。
在我们周围,这样对孩子放任和溺爱的家长比比皆是,他们对孩子成长需求简单化的做法最终使自己的孩子偏离了健康发展的轨道 。
父母一味地给予孩子物质享受,会促使孩子认为不需要付出任何努力就能达到甚至超出目的,从而大大提升自己的欲求,并导致吃苦耐劳精神的缺失。
那些太多太快得到物质需求满足的孩子,长大成人后难以应对人生的挫折。阻碍他们在工作单位和人际关系中取得成功。
如果父母真的是为孩子好,就多创造一些机会,让孩子自己去体验生活的艰辛,历练他的意志,无限制地满足孩子的物质要求,只能把孩子惯坏。
家长要保持清醒的认识,对孩子要理性适度消费.为了孩子的健康发展,做家长的,无论出于什么样的考虑,要想真正爱孩子,请你不要过度满足他的一切物质需求,最终的恶果是让孩子变得贪婪。如果关爱变成了溺爱,那么孩子的健康成长就受到了威胁。
某些家长对孩子的物质需求不加约束是愚蠢的行为,放纵的孩子,将使他们难以应对未来人生的挫折,应该教育孩子努力学习,享乐在后。
http://s15/middle/629a7b9atc63b548e07de&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