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长要培养孩子正确的消费观念

(2011-01-04 08:02:11)
标签:

少儿

消费

生活水平

心慈手软

印名片

杂谈

分类: 生活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穿名牌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名牌受到不少学生的青眯。学生的不良消费渐渐成了学校和社会的关注之一。

    现如今学生自己不劳动不挣钱,但是消费起来足以使家长们望子兴叹。穿名牌玩高档,已成为许多学生追求的目标。一些学生佩戴着手机,印名片,以满足自己出人头地的欲望,由最初好看,转化成了越来越重的攀比心理。

    家长对孩子的爱甚至已经失去了理智!尤其是在不断高涨的消费热潮中,独生子女的家长们几乎起了主要的推波助澜的作用。当孩子要名牌家长会毫不迟疑地倾囊而出,有些家长宁愿自己节衣缩食,也要让自己的孩子在校读书时吃好、穿好、用好、玩好。再苦也不能苦孩子。为了孩子仿佛成了一些家长们生活的唯一宗旨,似乎活着就是为了孩子。

    如果家长对孩子提出的不正当的消费要求也给予满足的话,就会激起他们更高的消费欲望,把他们引入消费的误区。家长在孩子花钱的问题上,一定不能心慈手软,而要坚持原则,根据家庭经济状况,把好孩子的消费关。对孩子提出的合理要求,家长应该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给予满足,而对于不合理的要求,家长就不能无原则地迁就。 

    家长要以身作则,注重节俭,言传身教,有的家长对孩子说:甭着急,你现在先好好念书,家里的钱将来还不都是你的,实际上在引导孩子在当懒汉。家长再也不能对个别学生的消费问题熟视无睹了。应该让学生懂得,钱必须靠诚实的劳动去换取,任何不劳而获的钱都不能要。

    于这些不良消费现象,学生的高消费现象是家庭和社会共同造成的,而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法是产生消费误区的直接因素。家长们不断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让孩子容易产生攀比之心。如长时间生活在这种状态中,将来靠自己挣钱生活时,生活水平直线下降,容易产生心理障碍和厌世情绪,这对孩子的成长十分不利。

 

 

 

 

                 http://s3/middle/0cbf9ebat988a4ec6b972&690

 

 

 

             http://s14/middle/629a7b9at98c8b92bfc6d&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