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宋代珠光青瓷茶碗

(2018-05-11 17:29:47)
标签:

珠光青瓷

村田珠光

婺州窑

同安窑

分类: 古代陶瓷
  宋代珠光青瓷因日本茶道的"开山之祖"村田珠光而闻名于世。欣赏这种茶器时,需要把握村田珠光的茶学思想:(1)茶的民间化、茶与禅的结合、贵族茶与民间茶的结合。标志就是"草庵茶"、"茶禅一味"和“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2)任何东西是没有价格边界的,而且任何东西的价值可在一夜之间消失或出现。珠光青瓷这种粗瓷就是因他的发现和喜爱而身价暴增。(3)将“物哀”融入进茶道中,开始追求古朴和欣赏物品的残缺,不再追求完美。特别是对金缮修复过或锔钉修复过的茶碗尤为喜欢。当时在日本甚至修复过的茶具价值远远高于完整器物。(4)在“物哀”情节上追求意境和理念上的极致,通过平凡物品体现奇妙玄幻。(参见参考资料一)。
宋代珠光青瓷茶碗

  珠光青瓷是指一种外刻直线(折扇纹、猫搔纹),内刻划卷草、花卉,间饰篦梳、篦点纹的青瓷茶碗,多呈青黄色。以敞口沿稍内收、底部附浅凹足为特征。口径约16~18厘米,足径5~6厘米,高7~8厘米。(参见参考资料二、参考资料三)。我们觉得珠光青瓷值得欣赏的地方是:(1)青黄色是秋天的颜色,体现了“物哀”情节;(2)与宋代定窑相比,珠光青瓷内壁除了卷草等的划花外,还装饰了篦梳、篦点纹,外壁装饰了折扇纹、猫搔纹,这体现了工匠在平凡物品上追求奇妙玄幻的倾向。
宋代珠光青瓷茶碗

  关于宋代珠光青瓷的归属地之争,牵扯到了研究者所处地区之争。代表性之争是同安窑珠光青瓷和婺州窑珠光青瓷之争(参见参考资料二、三、七、八)。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依次排列为:“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次,寿州、洪州次。”岳州茶碗实际上就是越窑秘色瓷(绿色,密封做得越好,瓷器就越青;如果氧化,就会发黄),然后依次越来越黄。作为唐代茶具,应该没有福建同安窑的事情。但是,据福建学者论述,日本出土的珠光青瓷以枇杷黄为贵,正好与陆羽的观点相反。
宋代珠光青瓷茶碗

  宋元时期,作为外销瓷的“霸主”,同安汀溪窑生产的珠光青瓷远销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地区,较少在本土流传,同时,同安汀溪窑址淹没在汀溪水库之下,鲜少被偷盗。因此市面上较难看到保存相对完整的珠光青瓷古标本。但是,在地方政府推动下,同安青瓷的仿制品大量出现,那么怎么鉴定真伪呢?抓住三点就行:(1)宋代天然原料含多种矿物杂质,单色釉不可能是均匀单色(胎也是如此);(2)自然开片与人工开片不同。自然开片有白色结晶渗出物。(3)淘宝上买一只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的作品,一比便知,(参见参考资料五)。
宋代珠光青瓷茶碗
  
  婺州窑西晋开始,釉层厚而均匀,有的釉层厚达0.3~0.4毫米,柔和滋润,釉层易剥落,开片也常见。开片或胎釉结合不紧密的地方往往产生白色结晶,呈现一丝丝或星星点点的奶白色,这是婺窑古瓷的一个特点。参见参考资料八。这件珠光青瓷出现了典型的婺州古瓷特征。
宋代珠光青瓷茶碗


参考资料一:村田珠光简介
村田珠光(1422~1502),生于日本的室町时代,生卒年在中国明朝永乐二十年到弘治十五年。一休和尚80多岁时收的徒弟。千利休是武野绍鸥的徒弟,武野绍鸥是村田珠光的徒弟。千利休是日本茶道的集大成者。所以,了解村田珠光与武野绍鸥很重要。
https://baike.so.com/doc/5806207-6019007.html

参考资料二:同安窑系珠光青瓷简介
http://ouyangxijun.blog.sohu.com/157651578.html

参考资料三:福建珠光青瓷小考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3/0614/19/10983756_292883829.shtml

参考资料四:村田珠光发现同安窑青瓷茶碗的故事

  据日本博多地区商人米屋与七写于天保二年(1831年)《传来书》(一种专为记录茶碗来历的文字)的记载:延德元年(1489年),珠光去参拜太宰府天满宫,途经博多附近的千代之松原,偶然捡到一些青瓷茶碗碎片,非常喜爱,于是他请博多乡绅安排,雇人在捡到碎片的地方挖寻,结果挖到了许多产于福建同安等地的刻篦纹的青瓷茶碗。珠光将其中一个完整的“垣目青瓷”(即有栉描纹的青瓷碗,栉描纹就是梳篦纹)献给足利义政将军,将军就用发现者珠光的名字命名这种茶碗,称“珠光茶碗”。珠光事后还在剩下的茶碗中选了一个送给米屋与七的先祖(当时的乡绅)。这只茶碗传到米屋与七手中又被卖给宫泽主水,最终为东京都港区的根津美术馆收藏[12]。

  茶道秘传书《山上宗二记》在介绍了许多著名茶具的同时,也介绍了珠光茶碗,并指出它是中国制造的茶碗,最初为千宗易所有,后来以一千贯的价格卖给了三好实休,其后又成为织田信长的掌中之物,在本能寺之变(1582年)后就烧毁了,颜色是稍带红色的咖啡色,在外面竖着刻了27条沉线。萨摩屋宗忻也拥有与此相同的珠光茶碗[14]。

参考资料五:厦门同安将做大做强珠光青瓷产业 已纳入相关发展规划
http://www.fj.chinanews.com/news/fj_tsxfj/2017/2017-11-06/394397.html

参考资料六:洪树德教授作品 10cm手刻珠光青瓷茶碗
https://item.taobao.com/item.htm?spm=a1z10.5-c.w4002-4660578442.18.47a642ccOlt63A&id=563466709057
宋代珠光青瓷茶碗

宋代珠光青瓷茶碗

宋代珠光青瓷茶碗

参考资料七:婺州窑珠光青瓷的讨论与精品赏析
http://collection.sina.com.cn/cqty/20110505/155425183.shtml
宋代珠光青瓷茶碗

参考资料八:婺州窑的历史,婺州窑瓷器特点,器形特征
http://www.jianbaodangan.com/wuzhouyao/470.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利修七品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