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志愿者

(2009-11-30 08:41:48)
标签:

杂谈

分类: 心境杂谈

    周日去了一家农工子弟学校当志愿者,是JA(青年成就)组 织的题为“生活的准则”的活动。我们志愿者的任务就是组织一次班级的班会活动,让同学们通过这个班会体会“生活的准则”方面的涵义。其实,下周有董事会有 演讲要准备,住院后回到公司事情又特别多,需要在周末好好的思考和整理,可是去参加和组织这么一个班会活动却花了我整整一个周末,远比平时给员工做培训心 里要“紧张”,当然可能也是第一次做志愿者,第一次以这种方式上讲台;从周六一早和另外两位志愿者的讨论到晚上细想讨论的话题,组织和总结,周日上午打印 材料,下午实地组织活动,再到活动之后又和两位志愿者继续讨论分享。然而,一切过后,回到家,我却变得默然无语,心里好像垫了很多东西,又不知道是什么让 我如此“沉重”。

    其实,整个活动很成功,老师学生非常喜欢我们组织的活动,热烈的要求我们再去。我从同学热烈的反馈,和求渴的眼神中可以看到整个活动是多么的“有意义”。然而,这意义的背后却挖掘出了我更多的思考……

“供大于求”的志愿者?:一方面:JA的组织者告诉我目前招募志愿者不是问题,一般都是“供大于求”,另一方面:无论是电话还是今天现场沟通,农工子弟学校的老师都表达了无限的热忱和渴望,不停的说“你们能再来嘛?你们来真好”。其实,这不应该是“供大于求”,或者“供少于求”的市场,矛盾的本身在于,像JA这样有质量可以信赖的“桥梁组织”太少了。

企业社会责任?:这个命题在伦敦读组织社会心里学时就在课堂上和同学们讨论过,我当时就提出一种观点:“未来,组织没有必要分成盈利性的,和非盈利性的”;其实,JA这 样的非盈利性组织需要更多专业的管理,营销,组织等商业运营技能;而企业要实现基业长青,必须根植于这个企业真正的“社会价值”,而不是盈利;或者说盈利 本身只是其社会价值的一部分体现。盈利性企业脱离其社会价值无法获利,非盈利性组织脱离其商业运营无法推广;组织的首要任务就是“社会存在”,而根本就是 确立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教育的匮乏?:今天和两位志愿者谈到了很多中国目前教育体制中大学,中学,小学普遍缺乏的一些东西;JA引 进了美国的很多教育理念和方式,“我们的世界”“我们的城市”“国际市场”“成功技能”,很多课程侧重于创造力和领导力的培育,给予学生职业启蒙,市场和 经济意识,开拓的国际化全球化视野。诚然,这些在中国目前的教育体系中是很缺少的,但我相信很多老师,学校,家长都已经开始意识到了。然而,更关键的问题 是“如何教”,也许大家觉得目前市场上充斥了很多育儿书,社区里多了很多艺术学校就说明这个“如何教”问题已经走上了解决的道路。我觉得不然,“教育”是 一门学科,也是一门“艺术”,如果我们国家的教育学理论教育本身就缺乏全球化的视野,开放的交流平台,优秀的师资,广阔的实践天地,那么在不健全的教育理 论和理念培养下的各类教师又如何能在“如何教”上有真正长足的进步呢?更何况,教育本身要摒弃“功利性”,挚诚的着眼于“学生”的收获,从“学生”的视野 出发。然而,又真的有多少老师敢说他在乎学生的成长多于自己获得的认可呢?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可以有个这样的假设,浮现在教育高端的是“说得比做得多的人”,掌握了主流理念的宣传,而实践层的“好老师”却不太求“表达”,或 者说很少人帮助这些“好老师”来总结和表达的优秀“桥梁”,这个桥梁可以是教育管理机构,出版社,志愿者组织,也可以是更多愿意投身这个事业的教育家,企 业家,学者和实践者。

    做了一会志愿者,引发却是我更多的对自己未来的事业理想的思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