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这句去年疫
情开始时鼓舞士气的流行语,今年春天成为现实。虽然北京是全国疫
情管控最严格的地方,我们也早早为春天的远行做着准备。当官方宣布要放宽政策时,我们已在自驾出游的路上了。
我们的目标很明确,清明节回到福建老家祭祖扫墓。提前出来二十天,为的是一路走一路玩儿,让关了一年多的身心好好放松一下。自驾游的好处就是行程完全由自己做主,随心所欲。我们大方向是一路向南,沿途看看有什么地方想玩就停下。好玩儿多呆两天,不好玩儿继续前行。
俗话说的好:烟花三月下杨州。春天是游江南最好的时节。盯着地图看了半天,回老家经过的江南沿线城镇、景点基本都游过,最后将第一站选择在淮安。
淮安从东晋到明清,一直作为郡、州、路、府的治所,是一座有2200多年历史的苏北重要中心城市。这里曾是漕运枢纽、盐运要冲,设有漕运总督府、江南河道总督府等。历史上与扬州、苏州、杭州并称为大运河沿线的“四大都市”,有“中国运河之都”的美誉。
淮安人杰地灵。这里诞生过大军事家韩信、汉赋大家枚乘、巾帼英雄梁红玉、民族英雄关天培、《西游记》作者吴承恩、《老残游记》作者刘鹗等名人,更是共和国第一任总理周恩来的故乡。
我们第一站参观了周总理故居,接受红色传统教育。随后游览了中国漕运博物馆、古镇商业街夜景。第二天继续游玩了河下古镇、状元府、吴承恩故居......所到之处都不算是热门景点,游人少,适合我们这样自由行的人细细游玩儿。淮安人的热情、有礼貌也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周总理故居
周总理故居
周总理少年读书的地方

周总理故居
周总理故居
周总理故居
周总理故居

2002年城市建筑施工中,漕运府大堂、二堂及其附属建筑遗迹相继被发现,同时出土了大批建筑石刻。之后在漕运总督部院遗址上建设了漕运广场,并兴建了一座中国漕运博物馆。
博物馆内详尽介绍了大运河的历史。地面上的动态影像形象地描绘了运河沿线重要城镇的分布,北方尽头就在通州。
晚餐后逛逛河下古镇夜景。灯火阑珊,就是少见游人,几乎只有我们俩个人在闲逛。九成以上的店铺都没有开张经营,异常冷清。第二天才知道,这里是河下古镇外围新建的仿古商业街。
由于太过寂静,只在主街道上走了走。
孙大圣站在突出的位置。吴承恩的故居就在附近。
淮安人才荟萃。仅明清两朝就出过67名进士、123名举人、12名翰林,文化底蕴十分深厚。其中沈坤在明嘉靖二十年中进士一甲第一名,皇帝钦赐状元及第。沈坤与吴承恩是好友,还是抗倭名将,后遭奸臣诬陷,冤死于狱中。
过过当状元的瘾。轿子的扶手、座位处磨的锃亮,能想像出游人如织时排队照相的热闹场面。今天这乘轿子只属于我俩。

状元府内有沈坤的生平介绍影像。虽然只有几位游人,但整个园区管理规范有序,游览体验很好。
状元府
状元府的后花园很精致。我们一路走来,淮河以北地区基本还是一片萧瑟,而这里已是春色满园。
状元府
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河下古镇,是国家首批保护的历史文化街区之一。这里没有大规模商业开发,居民基本都是原住民。
河下古镇,古朴安静。
在这个没开张的馒头铺前,我俩刚戏称不会是康熙微服私访时开的店铺吧?紧接着就被一位五十多岁的妇女拦下。一通当地话,大概听明白了,是把我们当成能解决问题的人了。得知我们是游客她才悻悻离开。我俩对视笑了半天,难道我们不像游客?

古镇上还生活着民间艺人。李氏纸扎技艺第十一代传承人李国祥师傅向我们展示他的精湛手艺。李师傅很热情,带我们参观他的家。老宅内部都进行了改造,厨房、卫生间一应具全,打消了我们对古镇内生活不方便的疑惑。
吴承恩故居。这是一座后仿建的院落,以其说是故居,倒不如说是《西游记》文化传播园更贴切。房间里展出的是与西游记相关的书籍、字画、艺术品等,六小龄童在此设有工作室,很多展品都是他买来放在这里的。
介绍上说这就是定海神针的原型。

吴承恩故居
整个园区几乎看不到工作人员,一派萧条景象。管理上和状元府比起来差太多了。

疫
情对旅游的影响还是很大的,特别是不太知名的景区。我们游古镇的那天遇到降温,想喝一杯热奶茶,找到两家都关张了。

淮安是中国四大菜系中淮扬菜的发源地之一。去当地人喜欢的馆子品尝正宗淮扬菜:大煮干丝、雪菜黄鱼、蟹黄汤包......特别是大煮干丝做的地道,我们两顿正餐都吃了它。俩人就是不好点菜吃饭,看着那么多好吃的,也只能选择性地点这么几样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