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莫负春日好时光(七)——漳河之水天上来

(2018-06-19 11:46:28)
标签:

自驾游

河南

红旗渠

青年洞

络丝潭

分类: 旅游
       我们这一代人对红旗渠并不陌生。红旗渠位于河南省林州市(原林县)境内,上世纪60年代,林州人民在国家还不富裕、百姓生活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在太行山腰上开山建渠,引漳河水入境,解决了林州人民世世代代吃水难的问题。
       红旗渠工程于1960年2月动工,历时近十年。该工程共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达2225万立方。总干渠全长70.6公里,干支渠分布全市各乡镇。由于红旗渠主干渠修建在太行山的绝壁上,所以被称为“人工天河”。
      这座人工开凿的灌渠,国家投资只占37%,剩下的全凭林州百姓出工出力。当年参与群众达7万多人,先后有81位干部、群众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其中年纪最大的63岁,最小的才17岁。在红旗渠修建过程中孕育形成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成为激励后人奋进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
       1974年,新中国参加联合国大会时,放映的第一部电影就是纪录片《红旗渠》。
       十几年前我曾参观过红旗渠。那时没有正规的景区,渠道就在公路旁边。现在红旗渠建立了国家5A级景区,景区内有索道、电瓶车,能把游客带到山腰上,走近天河,更详细地了解这项伟大工程。景区管理规范,总体感觉值得一游。


雨后游天河








  青年洞,红旗渠主干渠的咽喉工程。渠道要从陡峭的悬崖绝壁上穿过,必须开凿一条600多米长的隧洞。坚硬如钢的石英砂石,一锤下去,只能留下一个斑点。为啃下这块硬骨头,林县抽调了优秀青年组成“青年突击队”,仅用了一年多时间就将山洞凿通。

山石上刻有很多领导人的题词

景区内的保洁人员都打扮成“铁姑娘”形象。



为建红旗渠,当年林县真是男女老少齐上阵。


现在可坐小艇畅游青年洞


主干渠就修建在这样的峭壁上

景区有一段玻璃栈道。我上去体验了一下,脚下是深渊,但风景太美了!


红旗渠支渠将漳河水引入千村万户


       红旗渠景区附近有一处免费景点——络丝潭。这里被称为漳河“小三峡”,谷深水急,两岸风景很壮美。一条漳河连接三省,而三省在络丝潭交汇。留恋这里的风光,我们此行往返都去游玩了一次,还在河边农家宾馆住了一晚。

坐在河北山崖上仰望河南红旗渠栈道



漳河水养育了无数百姓

这里的气势有点象黄河的壶口瀑布,老百姓说到了雨季就不能靠近了。



       络丝潭还是天然地质博物馆。那一层层的岩石,展现了十亿年来太行山地质形成的形态,很有研究价值。



       峡谷两端有一座索吊桥,连接着河北、河南两省。过去总想不清楚河北、河南是以哪条河为界的?到了这里才明白:漳河北岸是河北、南岸是河南。而上游两百米处是山西省。




                                             站在两省交界处


从河北奔向河南


       据从河北一侧进入络丝潭的游人说是买门票进来的。而我们从河南进免费,只收十元停车费。我想河南一方有红旗渠景区,不在乎这个小景点,免费赠送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