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入伍后第一次拿津贴是13块5毛钱,两个月一起发的。
当兵离开家时,妈妈给了我二十元,嘱咐我不要乱花,要艰苦朴素。临上车前,奶奶又偷偷塞给我十块钱。这三十元在我手中,那可是一笔巨款。到新兵连后为了这点儿钱,到处找地方藏。这些钱怎么花的,那是后话儿,还是说说这第一笔津贴吧。
津贴一到手,我第一个就想到了奶奶。老人家一手把我带大,我当兵走时,奶奶拽着我不停地掉眼泪。在部队,我不想父母,却十分想奶奶,想的夜深人静时蒙着被子哭。可以说,我这辈子为奶奶掉的眼泪是最多的。我6岁上小学,学校离家有点远,奶奶天天背着我上下学。我还清楚地记得放学时奶奶在学校门口等我,从口袋里掏出个煮鸡蛋,剥了皮递给我,然后背着我往家走。我在奶奶背上吃着鸡蛋,奶奶给我讲故事,唱山歌。我很小时曾对奶奶许过愿,等我长大挣了钱,第一个就给奶奶买块手表外加一双红皮鞋。这个孩子玩笑般的愿望一直让奶奶兴奋不已,常提起来逗我。
我就开始琢磨了,给奶奶买手表、皮鞋不现实。就是买,钱也不够呀。还有爸爸、妈妈、妹妹、弟弟,特别是弟弟,我当兵走时他才五岁,正是好玩的时候。在砖厂的小卖部里,我给全家人挑选了礼物,我想让他们都分享到我挣到的第一笔钱。最终结果:奶奶一双袜子、一条毛巾,父母各一副手套、妹妹一条粉红色沙巾,弟弟一把玩具手枪。自己买了点吃喝不敢带回新兵连,站在小卖部里就吃光了。
高高兴兴地把东西拿回班里放好。晚上队里开会,进行艰苦朴素教育。队长说了:知道你们都是城市兵,家里不要你们的钱。但艰苦朴素是我军的光荣传统,不能丢。发到手的津贴不许乱花,要存起来,回头检查。
我的妈呀!吓坏我了!其实带来的钱还有点,但不够十元了。提心吊胆地捱到了星期三,那是回总医院看电影的日子。每周到了这天晚上,我大多能见到家人,至于电影,没完整地看过几场(我前脚当兵走,紧接着妈妈的调令就到了,全家随妈妈从石家庄搬到了北京,父母也结束了十六年的分居生活)。
坐在礼堂外的台阶上,狼吞虎咽地吃着家里带来的食物。我把礼物交给了妈妈。妈妈非常高兴,表扬了我半天,夸我懂事了。我不好意思地把要检查存款的事儿和她说了,妈妈笑的够呛,给了我十元钱,嘱咐我千万别又花了。
现在想想,当时就说津贴全给家人买了礼物,也不至于挨批吧?哪有那么不近人情的领导呢。也就是现在这么想吧,那个年月可真难说......

入伍后的第一张全家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