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爸的乡情

(2016-01-16 18:15:09)
标签:

老爸

乡情

遗愿

扶贫

慈善

分类: 亲情、记忆

老爸的乡情

          爸离开我们四十五天了。他一生淡泊坦然,在身后安排上唯一的愿望就是将他送回老家去。为此,近几年老妈不断做他的工作,劝他别给孩子们添麻烦。那么远,想看一眼都不容易。直到弥留之际,他坚持要回到生他养他的故乡,要去和他的妈妈、我的奶奶做伴。

      我能体会、理解老爸的思乡之情。当年爷爷随红军长征走后,要不是众多乡亲几次冒死相救,老爸早被白匪军“斩草除根”了。正是这份救命之恩,让他念念不忘那片红色土地上的乡亲。解放后,他人虽然离开了故土,但心始终和家乡连在一起。五十年代初,他从每月五元的供给补助中拿出两元轮流寄给家乡曾经救过、帮过他的人。直到晚年,他都还记得谁给他报过信儿、谁将他藏起过;谁给过他一碗饭、谁给过他一筐红薯......可以说,没有这些乡亲,就没有后来的老爸,更没有我们的今天。他经常叮嘱我们不能忘本,不能忘记家乡人民对他的恩情。
      老爸工作时很忙,难得回老家一次。每当有家乡的亲戚或老乡来京,他都非常兴奋。详细了解家乡情况,跑前跑后忙着招待。我们现在常挂在嘴边调侃的“便饭、便饭”就是老爸留老乡在家吃饭时的口头语。
       离休后,老爸几次谢绝了地方房地产企业的高薪聘请,全身心投入到家乡的抚贫工作中。他与在京的闽西籍老同志一起,义务为家乡的基础建设、工业化、特色养殖等项目出谋划策、招商引资,做了大量有益于家乡发展的实际工作,受到了家乡人民的爱戴。除此之外,老爸还长期资助家乡成绩优异的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家中常收到这些孩子的来信,大多是表示感谢、汇报学习成绩的。我曾问过他到底资助了多少孩子?他想了想说:有十几个吧。
       2005年深秋,老爸最后一次回老家。看到村里小学设施落后,想到城里的孩子从小接触计算机,就萌生了要给北村小学捐助一个计算机室的念头。回京后就找子女商量,让我们关注有无单位淘汰的、修理一下还能用的计算机,他要出钱买下送回老家的学校去。2007年9月4 日,老爸突发脑梗住院,病中每当谈起学校计算机室还未建成就流眼泪。为了完成他的心愿,让他安心养病,我几个子女亲自操办,为北村小学购买了二十台全新的计算机及所需配件,大到桌椅、小到电源、电线、插座。怕学校维修经费困难,还特地捐助了三万元维修基金。当年12月我带着老爸的嘱托特地回老家看了看。计算机室已基本建成投入使用,北村小学成为周边小学中第一个有计算机教室的学校。这几年小学校长经常来电话介绍计算机的使用情况,总体运转良好,老爸颇感欣慰。
      老爸生病的这些年,虽然行动不太方便,但依旧心系家乡。除了从老乡那里了解家乡的发展情况外,一切有关老家的报道、报纸、刊物都是他平日里最爱看的。老爸心地善良,只要是老乡求助,他都会尽力帮忙。我们经常提醒他,现在社会、人员复杂,帮人也要小心谨慎,可老爸听不进去。也正因如此,他一生中两次受骗,都是老乡所为,骗走他不少钱财。就这样,也剪不断他的乡情。临终前,他与我谈的最多的是家族的往事,是他关心的家乡建设。我答应过他,要常回去看看,尽自己的能力为家乡多做点儿实事。
      老爸这一代人,有着深厚的传统观念。故乡是他的根。一生漂泊,最后还是要魂归故里。
 
老爸的乡情
老爸一直保存着这张老照片。故乡的山水草木早已印刻在他心中。

老爸的乡情
      几十年过去了,家乡面貌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不变的是老爸的恋恋思乡之情。
 
老爸的乡情
老屋还在,那是老爸出生和成长的地方。
 

老爸的乡情

 老爸捐助的北村小学计算机教室。爷爷早年提写的校名高高悬挂。

 

老爸的乡情

 老爸资助的贫困大学生写给他的信。孩子不知资助人的年龄,称老爸为叔叔。

 

老爸的乡情

       近来整理老爸的遗物。一箱箱、一摞摞都是有关老家的资料、书刊、报纸。特别是看到老爸精心制作的剪贴册,我忍不住了,泪如雨下......

 

       老爸:您是一个好人!您的品德值得我们学习。您的功德将惠及子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