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最美的风景在路上,此话一点儿不假。从羊湖到日喀则的S307和S204沿线的风景太美了。眼前一会儿是开满鲜花的草地、一会儿是白雪皑皑的高山、一会儿又是金灿灿的青稞,令人目不暇接。虽然高海拔让我感觉迷迷糊糊,但眼睛一刻也不想闭上,尽情享受这难得的视觉大餐。来回走了两次都没看够。
包括羊湖在内,这一线的景色基本都是免费的、自然的,没有过多的人造景观。只有个别地方有藏民竖个标志碑、牵条藏獒、拿点土特产、穿上盛装......以此挣点儿旅游收入。你如不感兴趣,他们也不会纠缠不休。随着旅游不断升温,一些藏家也开始搞起了家庭旅馆,从而给他们带来了生活上的改善。特别是年轻人,对外面的世界很感兴趣。在湖边,我曾和几位藏族小伙子交谈过。他们向往能走出高原,到内地去看看。他们有自己的生活目标,其中有两位都表示再努力几年,自己就能买车开展租车旅游业务。一个小伙子借着我们车后玻璃上厚厚的尘土,用手指写下藏文的“扎西德勒”,用以保佑我们一路平安。从这些年轻人身上,能明显看出西藏发生的变化。不仅仅是生活上的改善,更有观念上的改变。年轻一代势必要过与他们的前辈不同的生活。
P1
最美的风景就在路两边。
P2
P3
P4
P5
不知是谁在水边放置了一条明黄色的小船,虽然无法接近,远远看去还是让人浮想联翩。
P6
油菜花、青稞、红草、湖水、山峦......非常有层次感的美景。
P7 照片根本无法展现身临其境的感觉。当时我曾说过:再美的风景画也比不上这种真实的自然景观。
P8
翻越海拔4330米的斯米拉山口后就能看到著名的卡若拉冰川。卡若拉冰川是拉轨岗日山脉冰川带中面积最大的一座,位于乃钦康桑峰南坡(海拔7191米),为年楚河源头之一。它是西藏众多冰川中离公路最近的一条,也是最壮观的冰川。
P9 巨大的冰川从山顶延伸至离公路只有300米的地方,冰舌未端的海拔约为5200米左右。
P10
走到冰川脚下,眼前的冰川如巨型冰画,悬挂在头上 。

P11
由于气候变化,也因公路如此靠近冰川,使得卡若拉冰川的消融速度加快。
P12
卡若拉冰川是电影《红河谷》、《云水谣》、《江孜之战》的外景拍摄地。拍电影让卡若拉冰川名声大噪,但也给它带来了灾难性破坏。当年拍《红河谷》,为了营造真实的雪崩场面,摄制组居然用炸药将冰川炸出了一个豁口,留下千古骂名。由于卡若拉是条古冰川,创伤再也不能修复。
P13
沿途看到的雪山冰川景象。拉轨岗日山脉有10座海拔超过6000米的山峰。
P14
P15
满拉水库。虽然不大,但和羊湖一样美。
P16
水库中的小岛上有座破旧的房屋,那里应该是藏民曾经的家园。
P17
江孜宗山古堡遗址。江孜被称为”英雄城“ 。1903年冬天,英军从印度经亚东进犯江孜,遭到西藏军民的顽强抵抗。英军伤亡惨重,被迫逃跑。1904年4
月,英军再度攻打江孜。西藏军民在宗山上用土枪土炮与英军的先进武器搏斗了两个多月。最终因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武器落后和火药库意外爆炸,弹尽粮绝,抗英勇士全部壮烈牺牲。电影《红河谷》再现的就是这段历史。
P18
依山而建的红寺。
P19
藏民已开始储备过冬的燃料了,院墙上整齐地贴满了牛粪。
P20
高原秋色
P21
从江孜到日喀则,路边是大片的青稞田。这里是西藏重要的粮食产区,藏民们忙着收获成熟的青稞。
P22
P23
此种天象,我只在惊悚片中见过。
这一线是西藏重要的旅游线路,路况尚可。渐渐发现,只要我感觉很不舒服,海拔就要在4500米以上,我都快成了海拔表了。平均4000米以上的海拔,让人反应变的迟钝,很多美好的景致、有趣的经历都忘记用相机记录下来。离京20多天了,车辆状况保持的不错。虽然从康定开始,高标号汽油就供应不上了,只能吃“粗粮”。好在我们有准备,每次加油时加入一瓶燃油精,一路倒也相安无事。
一过江孜,车不时出现一种滋滋拉拉的不正常声音,大家有些慌了。停在路边,几个人趴在地上检查车辆。发现发动机护板上的螺丝掉了一个,护板脱落了一角。同桌说可能是风过护板时的共振声,可我总觉得那声音像是过去听半导体时搜索频道时发出的声响。经过仔细观察,真是车载音响发出的声音。同桌不知什么时候把音乐关了,开了收音机。在这崇山峻岭中哪有信号呀,收音机时不时的就搜索一番,发出声音吓唬我们。
此事说明高海拔已明显让我们变”傻“了。也看的出随着旅行的深入,我们的内心开始变的脆弱起来,一点儿风吹草动都紧张不已。
护板只有到了日喀则才能找地方修理。
9月23日、26日行程
《关于最美的风景》
——锁阳小可
人说,最美的风景是在路上,
于是,你足迹走遍名山大川。
看过小桥流水听过草原牧歌,
你说,最美美不过雪域高原。
你感慨于上苍的神奇之笔,
竟把这里涂抹的如此绚烂。
碧绿的是幽静的河,
蔚蓝的是高远的天;
金黄的是满地油菜花,
雪白的是高耸的冰川。
这里,每一条河流圣洁,
这里,每一座山峰庄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