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薰衣草zxm
薰衣草zxm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9,969
  • 关注人气:2,51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漫漫西行路(二十三)——返程途中也有景

(2014-02-16 08:08:36)
标签:

自驾游

敦煌

嘉峪关

张掖丹霞地貌

旅游

分类: 旅游

漫漫西行路(二十三)——返程途中也有景

 

    我们下高速拐向敦煌,就是为了莫高窟。历史古迹历来是我比较感兴趣的。莫高窟一直是非常向往的地方,这次是离它最近的机会,不能放过。

    莫高窟又称“千佛洞”,是我国最大、最著名的佛教艺术石窟,尊为四大石窟之首。1987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它位于敦煌县城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下,因地处莫高镇而得名。一路走过,四周的荒芜让人怀疑这里居然隐藏着一座佛教艺术宝库。

    石窟分布在鸣沙山崖壁上三四层不等,全长一千六百米。莫高窟始建于公元366年,历经多个朝代,前后修建了一千多年。现存石窟492个,壁画面积约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

    观石窟是严禁拍照的,每一次闪光都是对文物的破坏。我们将相机存放在寄存处,排队跟着讲解员轻手轻脚的进入洞窟。近五百个洞窟,真正开放的不多,每次参观也只能由讲解员选择10个左右。

   太震撼!太精美了!这是所有参观过莫高窟的人的共同感受。我们去过云岗和龙门石窟,简直和莫高窟没法相比。莫高窟是古建筑、雕塑、壁画三者相结合的艺术宫殿,其壁画容量和内容之丰富,是当今世界上任何宗教石窟、寺院或宫殿都不能美的。石窟内的壁画形象十分逼真,尤其是“飞天”图案,被唐朝人赞誉为“天衣飞扬,满壁风动”,成为敦煌壁画的象征。绝大部分洞窟内都保存有塑像,数量众多,堪称是一座大型雕塑馆。通过讲解员的介绍,我们也能分清哪些雕塑是盛唐时期建造的,哪些是清朝仿造的。

    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敦煌艺术极感兴趣,不断进行研究,形成了一个专门学科——敦煌学这里成立了敦煌研究院,给我们做讲解的女士就说,严格意义上讲,她不是讲解员,而是研究院的学者。 

  1900年,一个姓王的道士在莫高窟16窟内偶然发现了一个珍藏极为丰富的藏经洞,内有经卷、帛画、刺绣、铜像等6万多件。都说藏经洞在封闭了900多年后,在最不该发现的年代被发现了。虽民间力量极力保护,但还是有一部分被英、法、美、日、俄的探险家、收藏家以很低的价格掠夺走了。还有一些被官宦们瓜分了。石窟前广场一角建有展览馆,专门介绍了藏经洞的发现过程和所遭受的劫难。

    莫高窟是一座伟大的艺术殿堂是一部形象的历史百科全书。参观它的感觉和看故宫博物院的文物一样,让人充满了对先人智慧的崇敬。正如余秋雨所写: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

 

漫漫西行路(二十三)——返程途中也有景

    茫茫荒漠上,只有莫高窟周围绿树成荫,这是几代人致力于保护石窟所做出的努力。

 

漫漫西行路(二十三)——返程途中也有景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根据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公约,证明莫高窟为具有特殊的和全球性的价值,为了全人类的利益需加以保护。 

 

漫漫西行路(二十三)——返程途中也有景

只能拍外景。

 

漫漫西行路(二十三)——返程途中也有景

    20人为一组,每人发一个接收器,戴上耳机可清楚的听到讲解员的讲解,各组互不干扰。洞内幽暗,靠一把小手电的光亮欣赏。每个讲解员手中都拿着一大把钥匙,石窟门是上锁的。

 

漫漫西行路(二十三)——返程途中也有景

参观完后取回相机,镜头拉近,外墙上的壁画依稀可见。  

 

漫漫西行路(二十三)——返程途中也有景

      第96窟正在维修。这里也称九层楼,其间有勒佛坐像,高35.6米,由石胎泥塑彩绘而成,是国内仅次于乐山大佛荣县大佛的第三大坐佛。为弥补未看到大佛之遗憾,讲解员带我们又进了两个石窟。其中有一幅壁画上的美女从不同角度看,她的眼睛都在注视着你,笑容也不一样。太美了!

 

漫漫西行路(二十三)——返程途中也有景     拍这张照片要有耐心,四周有无数人在看着你。放在一般景点我绝不凑热闹,这里不同,排队也得照。

 

漫漫西行路(二十三)——返程途中也有景

    莫高窟深深吸引了我。想更多地了解其丰富的历史故事,在礼品部买了这本书。

    下面是从书中翻拍的壁画和雕塑。壁画主要描绘了佛教典故和重大历史事件,可以说是绘画版的百科全书。

漫漫西行路(二十三)——返程途中也有景

 
漫漫西行路(二十三)——返程途中也有景

漫漫西行路(二十三)——返程途中也有景

 

漫漫西行路(二十三)——返程途中也有景

洞窟内精美的佛像与壁画并存。

漫漫西行路(二十三)——返程途中也有景    这些色彩千年不退的秘密在于采用了纯天然的矿粉,很多颜色现已失传,为维修保护留下难题。


漫漫西行路(二十三)——返程途中也有景


漫漫西行路(二十三)——返程途中也有景

漫漫西行路(二十三)——返程途中也有景

这就是我们未看到的96窟大佛。

 

漫漫西行路(二十三)——返程途中也有景

    敦煌市内的飞天塑像。这是个典型的旅游城市,其井然的秩序和干净整洁的街道给我们留下很好的印象。特别是人行道地面上的那些石板上,刻了许多历史故事、古诗等,边走边欣赏。

 

漫漫西行路(二十三)——返程途中也有景

                                著名的反弹琵琶塑像

 

漫漫西行路(二十三)——返程途中也有景

    到敦煌不能不去沙洲夜市。我们对旅游纪念品不感兴趣,又去寻找特色美食了。酱羊蹄儿,先买一个尝尝,味道真不错,又买了两个。啃着羊蹄儿、喝着羊杂汤,回味着石窟内那些精美的雕塑、绘画。感觉太妙了。同桌看着直撇嘴,自己找喜欢的吃食去了。后在一家陕西小吃店找到他,人家大吃着肉夹馍,还不忘加碗馄饨。

 

漫漫西行路(二十三)——返程途中也有景

    都说不喝这碗汤不算来过敦煌。一尝,就是红豆熬的。人家有个名儿,可我怎么也想不起来了。

 

漫漫西行路(二十三)——返程途中也有景

    在敦煌停留一晚。第二天过玉门关直奔嘉峪关,一路感受着大漠的荒凉。公路、铁路间耸立的就是古长城。很多地段正在进行修复,感觉纯粹是为了发展旅游的需要。其实修复后的长城看着不伦不类,还不如下点功夫好好保护原貌。


漫漫西行路(二十三)——返程途中也有景天不算热,可太阳很毒。租辆自行车,骑着在嘉峪关景区内闲逛。

漫漫西行路(二十三)——返程途中也有景
    嘉峪关,关于它的诗篇能背出好几首。真正的古迹不多了,除了一些石碑,还有远处被修复的城垛。


漫漫西行路(二十三)——返程途中也有景
    剩下的就是这些新仿建的城楼、城墙了。嘉峪关旅游门票很不合理,几个相距挺远的景点售通票,不单卖。你就是逛一个景点也要掏120元。


漫漫西行路(二十三)——返程途中也有景

漫漫西行路(二十三)——返程途中也有景

漫漫西行路(二十三)——返程途中也有景

 

漫漫西行路(二十三)——返程途中也有景

    高瞻远瞩?观敌瞭阵?都不是。这里有个小插曲 。进景区不久,前面一对母女也在游览。小姑娘七、八岁的样子,一脸不高兴,吵闹着说“这里不好玩儿,我要出去吃白折(zhé)鸡。”我们听了暗自发笑。孩子妈认真地纠正:“那叫白斩(zhǎn)鸡。好好听话,玩儿完了就带你去吃。”也难为小姑娘,连我们都逛的无趣了。天已过正午,肚子饿了,边游边笑着嚷嚷“我要吃白折鸡!”在城楼上,我拍下这张照片。妹妹的画外音:您看看那白折鸡卖完了没有?

 

漫漫西行路(二十三)——返程途中也有景

    嘉峪关,可以说是又一个走马观花的景点。多年在外游荡,我们都有了良好的心态,只要没去过的地方,都有值得一看的东西。从景区出来,顺着广告找到这家看上去还算干净的农家院。

 

漫漫西行路(二十三)——返程途中也有景

    还好,白斩鸡没卖完。这一盘鸡要价80元,念叨半天了,怎么也得尝尝。和我们以往吃到的做法不一样,味道还是不错的。

 

漫漫西行路(二十三)——返程途中也有景

    按照惯例,点些特色吃食。老板介绍了这个:烧壳子。就是加了香料的烤馒头。 

   

    下一个目标是张掖的丹霞地质公园。对于这个景点,事先做过一些功课,知道它横跨临泽、肃南两县之间。为了这片旅游资源,两地曾争执不下,影响了旅游者的心情。我们到时已是下午,准备第二天再游玩,但还是先去了解一下情况,踩踩点儿。临泽县的景区西门是大多数旅行者的常规出入口。在那里了解到,现在景区已统一规划管理了,肃南县一方开了东门,也有景区班车往来。我们绕到位于肃南县甘浚镇的东门,这里过去是允许私家车进入的,现在不行了。从售票处得知,第二天清晨有一个摄影团要来拍日出时的丹霞美景。我们就三人,可安排随包车一起进入。和景区定好了时间,我们回到张掖市区休息。幸亏头天探了路,看好了标志物,不然一大早摸黑找东门还费劲儿了。

    关于张掖的丹霞地貌,资料上是这样介绍的:张掖丹霞地貌奇观形成于600万年前,位于张掖市临泽、肃南县境内,面积约510多平方千米,仅次于国内最大的赤水丹霞。它是中国发育最大最好、地貌造型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是我国干旱地区最典型和面积最大的丹霞地貌景观,具有很高的科考价值和旅游观赏价值。它以场面壮观,造型奇特,色彩艳丽著称。其中的七彩峡、七彩塔、七彩屏、七彩练、七彩湖彩大扇贝、火海、刀山等奇妙景观,令人不得不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漫漫西行路(二十三)——返程途中也有景
    日出前的丹霞地貌看上去没什么特别的,只有在太阳升起时,才显现出它瑰丽的色彩。
 

漫漫西行路(二十三)——返程途中也有景

为保持景观的协调,台阶都被刷成彩虹色。 

 

漫漫西行路(二十三)——返程途中也有景

火海

 

漫漫西行路(二十三)——返程途中也有景

七彩峡

漫漫西行路(二十三)——返程途中也有景

彩屏


漫漫西行路(二十三)——返程途中也有景
    来之前看过一些图片,到了才知,电脑修饰有那么大的神力,色彩差异太大了。这些照片是我们看到的真实色彩。


漫漫西行路(二十三)——返程途中也有景

卡片机拍张大场面的。

 

漫漫西行路(二十三)——返程途中也有景

    曾看到过不少雅丹、丹霞地貌,都有个共同特点:日出日落时分是最美的,色彩最艳丽、柔和。


漫漫西行路(二十三)——返程途中也有景
随着太阳的升起,颜色变淡。


漫漫西行路(二十三)——返程途中也有景
七彩扇贝也看不出七彩了。

漫漫西行路(二十三)——返程途中也有景
    看着眼前层峦叠嶂的山体,想像着如果天降大雨该会是什么颜色呢?能看到这种景象的机遇极小,这里是干旱地区。
 
漫漫西行路(二十三)——返程途中也有景

山谷空地上,老谋子花60万元造了个景儿,拍了《三枪拍案惊奇》。 

 

漫漫西行路(二十三)——返程途中也有景

    本可留下一个旅游景点,真开个面馆什么的。没想到选址不当,被大水冲成了危房。张导没想到这么干旱的地区也会有山洪。景区班车已不在这里停靠了,想看必须徒步走一会儿。


漫漫西行路(二十三)——返程途中也有景
麻子面馆是进不去了,在门口给大家上碗面。

 

    说到面,就提提甘肃的特色饮食吧。这里的吃食和新疆的相同点是油大,我们一再提醒要少放油。不同的是,虽也以面食为主,但花样品种更多了,光看名字就吸引人。

漫漫西行路(二十三)——返程途中也有景
    炒炮仗。就为了见识一下炮仗是怎么入口的,点了它。象我们的炒面,只是口感很筋道,长短象炮仗一样。太有创意了。这是我们进甘肃的第一餐,也是出行一个多月来第一次感觉无法和同胞用语言交流。老板等几人的当地话我们听不懂,我们的普通话他们也听不明白。急的我差一点儿就拿起笔划拉了。

 

漫漫西行路(二十三)——返程途中也有景

    张掖的闷卷子。当地除了大的饭店,一般菜单上都没有图片,只能凭介绍。这盘闷卷子、应该说是这盆闷卷子一上来就吓了我们一跳。一只鸡里加了很多莜面卷,我们还点了其它菜,再好吃也吃不完了。

    离开张掖继续返程。路上的车明显越来越多,赶上十一小长假了。在中卫住宿时就费了些周折,到处住满了人。11年6月出游时和中卫沙坡头擦肩而过,当时就说好了去新疆时再来。想想节日景区的人海我就头痛,以其说受罪,不如不去。两过沙坡头都没游成,事不过三,下次再有机会,一定要实现站在沙山上看黄河的愿望。

    按计划我们要经呼和浩特从京藏高速返京,顺道去包头看看我的老班长。好友老凌大哥一直等着在呼市为我们接风。从中卫一出来就堵在高速上了,走走停停,最后被分流下了高速。听当地交通台信息,节假日去银川旅游的车太多了,走不动了。迅速调整了返程路线,过中宁后东进,沿国道、省道、县道......反正方向不错,哪车少往哪走,终于在盐池境内上了高速,踏上了出来时走过的老路。

漫漫西行路(二十三)——返程途中也有景
    三十天前从这儿路过休息,没人没车,十分清静。如今热闹非凡,车流人流加上欢快的乐曲,一派节日景象。包括我们在内,大家都在享受高速免费的好处。对于陕西、山西、河北我们都不陌生,走过多次,该去的都去过,不再和大家争抢旅游资源了。一路走过,在石家庄休息了两天,于10月6号安全返回北京。

    自8月31日离京,我们此次西行共用时37天。这也是多年自驾游时间最长的一次。一路上的经历通过游记基本记录了下来。感想很多,其中有许多是亲身体会过才产生的。我会在最后一篇中写写,希望对想去新疆的朋友有所帮助。

 

 漫漫西行路(二十三)——返程途中也有景
                       9月29日至10月6日行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