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爱的朋友们,当你坐上早晨第一列电车走向工厂的时候,当你扛上犁耙走向田野的时候,当你喝完一杯豆浆,提着书包走向学校的时候,当你安安静静坐到办公桌前计划一天工作的时候,当你向孩子嘴里塞着苹果的时候,当你和爱人悠闲散步的时候,朋友,你是否意识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你也许很惊呀地看我:“这是很平常的呀!”可是,从朝鲜归来的人,会知道你正生活在幸福中。请你们意识到这是一种幸福吧,因为只有你意识到这一点,你才能更深刻了解我们的战士在朝鲜奋不顾身的原因。朋友!你已经知道了爱我们的祖国,爱我们的领袖,请再深深地爱我们的战士吧,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重读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充满了革命英雄主义的壮丽诗篇依然震撼感动着我。抗美援朝战争已过去六十多年了,那些英雄人物的壮举曾激励鼓舞了无数人,那些平凡勇敢的战士创造了战争史上的传奇。可以说,我们这一代人是仰慕着王成式的英雄扬起了自己理想的风帆。“为了胜利向我开炮!”那气壮山河的纵身一跃,对自己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曾经的英雄情结依然在血液中涌动。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历史如何前行,我们都需要这种精神,这种为了理想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
在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之际,我又翻看了爷爷的日记。做为志愿军领导之一,他在朝鲜呆了七年。参加了1951年夏秋季防御作战、金城战役和朝鲜停战后的恢复与建设,曾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下面是我摘录的他入朝初期的部分日记。他以亲身经历记录了那场战争,从中可体会到战争的残酷、条件的艰苦。也更理解了为什么我们的战士被称为最可爱的人。
1951年
7月3日
到鸭绿江江边照了相留作纪念,江不到千米远。
下午五时半离开安东,过鸭绿江,铁桥被破坏,但还可以过汽车,正修着,桥的工程可大。过桥就与前面的车失掉联系。往平壤大道上去,走了五里又转回来,走错了路,后来才走到正路。到新义州,这里就离开了祖国,这里的风俗习惯完全是两样。新义州被炸的厉害,到义州县,向永山市翻了两座山,弯道很多,马路很好走,十时到塔洞。第一次出国到朝鲜,看到异国风情,房子进去是床,很矮,需脱鞋进去。看到西鲜旅馆,二间房,想不到这里是旅馆,找到了开会地方住,这里很好,地板比较干净,但是蝇子多得数不清,像蜂子一样。晚上下雨。
7月6日
从信上里经球场,这的火车站被敌人炸的差不多。途中看到魏部长的车翻了,警卫员被压伤。翻了大山叫回口山,中间遇到部队,手推车团上下困难,没有开灯,到乡元里宿营。
7月7日
休息一天。山沟里的天很热,晚上冷,敌机每晚都来。这几天听到和平谈判的消息,八日开始筹备谈判事宜,各派代表三人在开城谈判。到朝鲜后看到妇女穿的衣服,据说薛仁贵东征时死了什么人,强迫人民带孝,这样遗传下来成了习惯,这种说法无根据。人民非常苦,不吃油,盐也吃得少。农民无什么创业生产,看起来农民过去受日本帝国主义压迫得不能生活下去,群众的生产工具、房屋都很简单。地都种下了,过去用的肥料是化学粉,很少看到积肥的习惯。农民妇女穿的是夏布裙子。赤脚下地,东西都顶在头上,老杨照下像片留作纪念。
7月12日
早晨起来到处观察一下。这里有党校,能容三百人,好久没开学了。这一带的山被敌机汽油弹烧了,到处可看到烧迹。这里离破邑很近,每天敌机来不知多少次,高射炮也不知多少次地响着。
丰田里有八十户,十里长,农民吃的坏,生产工具十分落后,地少而又瘠,庄稼不好。
准备十五日去志司,十四日召开军长、政委会议,汇报行军情况。
7月16日
上午十时,向白日里前进。出门就爬一座上下十里的大山,再翻一座山到下西里、上西里。这两个西里有二十里长,翻一座山到内白日里。行程八十里,只骑马三十里,翻三座山步行五十里,十分疲劳,大家都走累了。到六O八团,住在才修好的防空洞,山沟里很静,听不到什么声音,只是洞里潮湿。决定明天休息,今晚不走了。
7月17日
早晨睡到十时才起来,因肃静而睡好,十一时半才吃早饭,的确疲劳的很。下午七时十五分离开外白日里向志司前进。经德洞,此地百余户被炸光,走一时到德洞南大桥。接近桥时即闻枪声,敌机来了,迅速通过,有日光不必开灯。再行一、二里,到佳丽三十里,此地有十余里平原,敌人常封锁。晚十时半到志司洞,即上山到彭老总(注1)那里,山很高(600公尺),进矿洞,弯弯曲曲,上面滴水,下面流水,许多同志就在洞里工作、睡觉。十一时半彭老总等看我们,见面后扯到凌晨2时才休息。今天除途中听到炸弹声外,还算顺利到达目的地。
7月19日
上午汇报兵团情况,彭老总再具体给以指示。分别后到朴一副政委那里谈地方工作,要派工作队到兵团、军、师。接着和杜平(注2)主任谈政治部工作。下午三时下雨,即和王政柱(注3
)副参谋长、彭老总告别,冒雨下山。五时开始走,天下雨,有雾,走的很快。沿途到处可看到敌机炸的洞,尤其德洞南桥炸的最厉害。十一时半到新兴,被高射炮营的汽车堵着路,越堵越多,汽车有四、五百辆,大车百余辆,拥挤在一起。没有穿雨衣向前走,越走越不像样,衣服又湿,和杨司令员(注4)、肖参谋长(注5)走到洞内把衣服烤干后,天已明,但汽车没有出来,很着急。如遇敌机将非常危险。到五时十五分汽车才出来,高兴得不得了,赶快离开阳德向丰田里前进。六时到达丰田里,幸好没有出危险。
7月20日
整天未吃饭,精神紧张不想睡觉,九时晚饭毕即睡觉。这一天疲劳的很。
7月22日
召开师长、政委、参谋长以上干部会议,由杨司令员传达彭老总指示,整整传达了一天。
7月24日
召开军、师政委、政治部科长以上干部会议,座谈政治中的几个问题:军队作风、防御中的政治工作、发展党的组织,座谈中各师政委提出许多行军中的工作和目前部队中的思想问题。最后我提出几个问题,下午三时结束。
晚上敌机在涵洞放照明弹,很亮。
7月26日
早饭后到组织部、总务科,看他们那里来到的同志,许多人都瘦了,总共行军二十二天,实际行军十七天,计714里,疲劳的很,大家休息一天,恢复精神。小胡、王太甲瘦得厉害。
8月1日
今天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二十四周年。昨晚北京广播全国热烈庆祝。今天北京开盛大游园会。我们今天在朝鲜阳德郡丰田里狭小的山沟里,由于敌机骚扰,只能小范围的举行庆祝。兵团直属队举行营以上干部会,文工团表演各种歌舞,最后还举行舞会。第一次学习跳舞,一直到十二时才散。
今天依然下雨。晚上敌机仍来,它在天上飞,我们晚会仍然无妨地进行,这是另一种味道。
今天纪念会后,回想到个人已参加红军二十一个整年。是在党的教育和军队生活中长大。经过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经过无数次战争锻炼,觉得学习还不够,尤其理论学习还不够,必须下决心努力学习。
8月9日
今天是自己的生日,已满46岁(今天是阴历七月初九)。
研究了一天工作,把总结定稿和研究几个报告。
今天天晴,晚上天气明朗,敌机又来几次,丢照明弹40余,高射炮打的多。
8月13日
今天六十七军开始行动。
8月17日、8月18日
准备行动,到志司去一趟,接受彭总指示。
8月22日
白天休息一天,看了历史史话。晚上九时到志司,彭老总谈到十一时,晚上刮风下雨,沿途顺利。
8月23日
上午彭老总谈和谈前途越小,将来阵地战发展越大,持久长期打算,要准备过冬,主要指示作战不要开始吃大的。天下雨,下午三时就出发,河里水大。雨停天晴,到九兵团去住,城北里上山到大门里,新开山路很高,40里车到后坪里出大毛病,到下西里就被车抵住不能走,到山下坐了一晚,烤篝火,沿途是泥泞,人、车、马实在难走,一直停百余辆车,整整一夜。白天在雨里休息,下午六时在九兵团,宋(注6)派人来接,住一夜,谈了一会才休息。
8月27日
召开师以上党委扩大会,二十六军也参加,首先由杨司令员报告彭老总指示和下次战役准备。两个军汇报情况。今天下一天雨,河水到处都大。
8月29日
二十六军李(注7)政委报告二十六军政治工作,他们经过困难,尤其吃饭困难,每天五两至九两,为克服困难想了许多办法。
8月30日
彭总指示战役推迟,杨司令员提出工作要求,这几天各部长都来把工作中心研究,并决定召开各部门会议。
8月31日
天下阴雨,安静一天。
注1:彭德怀,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
注2:杜 平,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主任。
注3:王政柱,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参谋长。
注4:杨成武,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二十兵团司令员。
注5:肖文玖,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二十兵团参谋长。
注6:宋时轮,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九兵团司令员。
注7:李耀文,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26军政治委员。

1951年6月3日,毛泽东签发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第18号令:任命张南生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0兵团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入朝前夕,毛主席在中南海接见了爷爷并宴请了午餐。席间,毛主席说:你们要准备持久作战,打阵地战。你们到朝鲜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在敌人正面不增兵,侧后不登陆的情况下,把防线稳定在“三八线”与“三十八点一度线”之间......
7月3日,爷爷在鸭绿江大桥附近拍照后,即率部队入朝作战。

身后应该是安东市,也就是今天的丹东市。这张照片可清楚的看到爷爷脸颊上的伤疤,那是红军时期受的伤。子弹从右脸颊打入,从左耳下穿出。他曾三次负伤。

在朝鲜战场上研究作战计划

在朝鲜战场上观察地形(左3)

在朝鲜战场坑道内主持召开政治部会议

1954年,与时任志愿军司令员杨得志(中)、参谋长王蕴瑞(左)
在朝鲜合影。

1955年11月,周恩来总理签发政戍(142)号命令:任命张南生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主任。拍摄于志愿军政治部门前。

爷爷(右1)与志愿军副司令员洪学智(右3)、志愿军干部部副部长袁升平(右5)等领导在朝鲜板门店合影。

1955年12月25日,在朝鲜桧仓郡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落成典礼上致词。这个陵园是朝鲜几十个志愿军烈士陵园中规模最大的一个。包括毛岸英在内的134名烈士长眠于此。

追寻前辈的足迹,我来到鸭绿江边。翻天覆地的变化告慰着先烈,也提示我们,和平的珍贵和来之不易。

1958年发行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凯旋归国纪念邮票

2012年7月21日拍摄于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