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照片里的记忆——家中的那些老物件儿

(2014-03-27 18:15:18)
标签:

老照片

收音机

台灯

电扇

自行车

分类: 亲情、记忆

老照片里的记忆——家中的那些老物件儿



    这是我一周岁奶奶抱着我的照片。我不到两个月时,奶奶为了照看我从福建老家出来,从此一直跟着我们生活。那时刚渡过三年困难时期,奶奶来时人很消瘦,浑身浮肿。妈妈找人买了一大袋红枣,天天给她煮着吃,好几个月后浮肿才消失。从照片上看,奶奶的气色还不错。

    每次看到这张照片,我的注意力就会吸引到桌子上的收音机和台灯上。加上一台上海产的小电扇,这几样东西是我小时对家中物品最深刻的记忆。收音机是电子管的,每当打开时,正面右上方有一个小窗口,随着预热变绿,然后像幕布一样慢慢向两边拉开,很好看。妈妈经常提起幼儿时的我总是喜欢爬在桌子上看,并大喊“人,快出来!”。那时我一直认为会有个报幕员出现在小窗口中。收音机伴随我成长,《小喇叭》里的儿歌、孙敬修爷爷讲的故事、好听的歌曲......记不清是什么时候,收音机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了,好像就是从70年爷爷给了一台日本产的、非常小巧的半导体开始。虽然不听了,但这台收音机直到2002年的一次搬家时才扔掉。

    台灯是父母结婚时买的,翠绿色的玻璃台座、淡绿色的沙罩、柔和的光线......这个台灯几次搬家都没丢弃,灯罩换了好几次。我们姐弟几个都曾在这盏灯下做过作业、看过小人书。

    特别一提的是小电扇,照片上没有,但印象太深刻了。个头不大,风力很强。那时家庭中有电扇的很少,每到炎热的夏天,全家坐在电扇前吹风,听奶奶和妈妈讲故事。那种温馨的感觉,现在想想还心动。记得一次天不太热时我闹着要开电扇,休假在家的爸爸批评我:“天没凉时你先喊冷,天没热时你先喊热”,为了这句话我生气了好长时间。

    台灯和电扇都还在,妈妈说放在地下室的什么地方收藏着。这些家中的老物件儿承载了太多儿时的美好记忆,等我有时间翻出来看看。

 

老照片里的记忆——家中的那些老物件儿


    这张照片上我的笑容是不是带着一丝得意?那一年我9岁。妈妈下部队巡诊半个月,回来一看,我已骑着她的自行车满院子跑了。妈妈高兴地为我拍了这张照片。那时孩子们都是撒了欢儿的玩乐,没人扶、没人教,我也不知是怎么自己学会的骑车,只记得够不上座,就那么跨着车梁骑。这辆车是建国后兵工厂出产的“战车”牌,妈妈很爱惜它。我小时常被吩咐擦车,给链条上油,轱辘钢圈上有锈,挤点儿牙膏使劲擦......77年妈妈调往北京,车也随着搬家来到北京。那时自行车品牌多了,我们都买了新车,这辆老车放在了南池子的爷爷家,最后不知下落。

    除了自行车,这张照片上的信息很多,让我想起许多往事。身后的大树下有个刺猬窝,常能看到大小刺猬四处乱跑。大人嘱咐不要靠近,会咬人、扎人。车把下带窗户的小房子就是被我们称为“西门”的门房,里面有电话,爸爸给妈妈打电话时,门卫就跑到家里喊人。两棵树之间有两个石头砌起的岗台,那是日本鬼子修建的。和平医院驻地的前身是日本的军队医院,院内到处可见侵略者留下的痕迹。碉堡、岗楼、连我们住的房子都是日式的,一进屋就上“榻榻米”。我站的地方,冬天是一片荒地,但一开春就被各家各户开垦出来,蔬菜、玉米、花生、向日葵......五花八门,什么都种。长势最好的是我们家,奶奶太能干了。她带孩子、操持一家人的吃喝、屋前种花生、屋后种蔬菜,一天从早忙到晚。

    看着这些老照片,仿佛又回到了从前。那时虽说物质不算丰富,但记忆中尽是欢笑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