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重读《元照英美法词典》(五)
标签:
词典审订学者周柟郭念祖 |
潘文中提及的周柟教授出任了词典“审订”,位列第一位。周柟先生获得过比利时鲁汶大学法学博士学位,,出任过《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卷》常务编委被誉为“罗马法的活字典”。能够请到周柟先生这样的法学界重量级人物出任词典审订学者,说明词典组织者工作甫一开始就以学术为唯一标准,并以学识和真诚获得了纯正学者的认可和支持。从周枬先生位列词典审订学者第一位,“专审罗马法拉丁文C、D、H、J”一语可以推测,先生的工作对词典的意义非同一般,也由此保证了词典的学术质量。 
我初步统计,34位审订者中18位有东吴法学院的教育背景,占到总数的一半以上。我在小书《东吴身影》里初步阅读了其中的蔡晋、卢绳祖、俞伟奕、郭念祖、陈忠诚、浦增元等——都是潘先生不少于五次南下期间寻访并诚邀加盟词典编辑工作。
本人2019年11月拜访郭念祖先生时摄于先生寓所
郭念祖先生于2022年12月仙逝,享年100周岁。据我多年走访所获信息,郭先生可谓重量级审订学者。先生低调,媒体鲜有先生的信息——包括仙逝的消息。唯一的一次例外见诸2003年《南方周末》的一篇著名报道,其中关于郭念祖先生的文字是:“郭念祖,东吴大学一九四六年法学士”。如果允许直言的话,此段文字需要修订。据我手头的《词典》,先生的学历为:圣约翰大学文学士(1944);东吴大学法学士(1947)。郭念祖先生不仅对东吴法学院1947届的同学了如指掌,对其他相邻各届的同学也如数家珍。我2017年拜访时郭念祖先生面告:1945届毕业成绩最优者为梅玉芬、冯尔泰和张志陶;1946届毕业成绩最优者为王以德、杨昌烈和徐姓同学(郭先生当时提到了名字,笔记是事后补记,补记时已记不清名字了。)。其他如1945届的高文彬,1946届的王毓驊、居同匮,1948届的周承文——1944年获圣约翰大学理学士——等,郭先生也都相当熟悉。业师方面,郭先生特别提及了姚启型(有时写作姚启胤)和刘世芳教授。在拜访中,郭先生还谈及自己的一段特殊经历:曾供职于萨赉德的(律师)事务所!
我2017年拜访郭先生,先生说刚紧锣密鼓地完成一部分审订工作;习惯紧张工作了,告一段落后反而有点失落感!先生特别提及了许之森、王毓驊、周承文等对词典的特殊贡献!这是一位95岁高龄的东吴老先生的工作状态!先生自己已经全身心地投入到词典审订工作之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