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前辈的重托(中)

(2023-08-23 10:30:42)
标签:

程筱鹤

信函

北大

法大

先贤

第二份信函同样是复印件,是法大先贤程筱鹤教授直接寄给张老师的。

如果我的记忆无误,最早设法联系张老师就源自我最晚8年前奉命编辑程筱鹤文集——可惜因故没有出版。我在撰写程筱鹤年谱时注意到程筱鹤是“大百科”作者兼“特约编辑”,自然希望了解详情。前辈的重托(中)

“大百科”主要编辑、出版人员名录

在此恭录信函部分文字如下:

遵修同志:您好!

前上一函,想已收到。现将我对《法学》条的一些粗浅意见,提供您们参考:

在第一部分(即关于法学的对象、任务及其在科学中的地位),写得很好,逻辑严谨,文字也很流畅。只是:()引用一些法学家语言,应注明出处;()第5页,……提法是否妥当?值得商榷。

关于中国法学的历史发展部分,有这样几点意见:……()中国古代法学究竟有那些特点,为什么法学很不发展,是否就像释文所说的那样?由于个人知识浅陋,总觉得没有把握。(为慎重计,你们是否可以召开一个座谈会,请一些对我国古代法学上有研究的专家来谈谈他们的看法,讨论讨论。百科全书有一定权威性,在重要问题上要求精确。)

关于西方法学的历史发展,这部分写得很好。只是感到有些地方似乎写得过于简练些……

……

就大架子来说(不指其中每一点细节),我倾向于北大的提纲

以上意见,很不成熟,请指正。此致

敬礼

                              程筱鹤

                               12.26.前辈的重托(中)

程筱鹤信函翻拍件

查阅“大百科”(第一版),程筱鹤至少撰写了“法与道德”、“法与国家”和“法的消亡”等条目。再查第三版(网络版),与张国华教授依然保留了两个条目的作者身份不同,程筱鹤的作者身份已经不复存在了。

值得在此补充的是,程筱鹤是法大的创始成员之一——名列筹备组成员。程筱鹤与前述张国华曾是北大法学院同事——分别供职于政治系和法律系;北京政法学院成立后二人都是当年的教学中心“理论辅导组”成员,其他六位成员有欧阳本先、高潮、凌力学、卢昆、杜汝楫、苗巍(见新版《法大记忆》,另见杨鹤皋教授忆文)。我曾撰写过法大法理学教研室历史的小文(见《中国法律评论》),学校复办后程筱鹤和甘绩华教授担任第一届负责人,之后程筱鹤出任过法大研究生院副院长。我对程筱鹤教授的特别关注还源于先师潘汉典先生:潘先生与程筱鹤是东吴法学院同窗——包括本科和硕士(硕士因故肄业,另考北大法律系);北京政法学院成立之初北大调入的讲师有三位,包括潘先生、程筱鹤和朱奇武教授。潘先生和程筱鹤都是费青先生的亲授弟子。

前辈的重托(中)
     1949年费青(左二)与弟子潘汉典(右二)、程筱鹤(左一)、李由义(右一)摄于中老胡同寓所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