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草原牧歌—新疆纪行之二

(2023-07-18 09:39:33)
标签:

那拉提

草原

伊犁

哈萨克

乌孙

7月9日,我以“避暑那拉提”为题在朋友圈里分享了部分图文:

昨天,因天气原因临时决定游览那拉提。

第一次知悉那拉提是因为著名歌曲《可可托海的牧养人》里的歌词“美丽的那拉提”。走入那拉提才知道,绝不仅仅是“美丽”。雪山,原始森林,奔腾的俊马,数不尽的牛羊,绿草如茵,满眼皆画,甚至有一种不真实的梦幻感!

就个人感受而言,可与瑞士风景媲美,但更生动、更壮观!草原牧歌—新疆纪行之二

附图1

需要说明的是,图1盘旋在云杉之上的是两只老雕;图2是歌词里的哈萨克族“毡房”(尖顶)而非蒙古包,那拉提正位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新源县境内。草原牧歌—新疆纪行之二

附图2

避暑那拉提,忘记伏天;

   走近雪山,感谢大自然!

 

那拉提草原几乎与巴音布鲁克景区毗连,但分别属于南疆和北疆。不仅如此,二者还分别属于不同的地区——那拉提属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新源县、巴音布鲁克属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

景区服务中心大厅有一匹铜丝编织的骏马,推断应该是遐迩闻名的伊犁马。草原牧歌—新疆纪行之二

随拍1,本人摄于7月8日,下同

记得季羡林游览瑞士时曾感叹,景色太美,语言无以表达(大意)。饱览那拉提美景,我也有同样的感觉。闲言少叙,还是分享随拍吧。草原牧歌—新疆纪行之二

    随拍2
草原牧歌—新疆纪行之二
    随拍3
草原牧歌—新疆纪行之二
    随拍4
草原牧歌—新疆纪行之二
     随拍5
草原牧歌—新疆纪行之二
     随拍6
草原牧歌—新疆纪行之二
    随拍7
草原牧歌—新疆纪行之二
    随拍8
草原牧歌—新疆纪行之二
    随拍9
草原牧歌—新疆纪行之二
    随拍10
草原牧歌—新疆纪行之二
     随拍11
草原牧歌—新疆纪行之二
    随拍12
草原牧歌—新疆纪行之二
    随拍13
草原牧歌—新疆纪行之二
    随拍14

 

同样感谢同事陈老师的无人机拍摄,可以更震撼地感受那拉提的魅力。

草原牧歌—新疆纪行之二
    借图1
草原牧歌—新疆纪行之二
    借图2
草原牧歌—新疆纪行之二
     借图3
草原牧歌—新疆纪行之二
     借图4
草原牧歌—新疆纪行之二
    借图5
草原牧歌—新疆纪行之二
    借图6
草原牧歌—新疆纪行之二
    借图7

 

因时间因素,我们没有参观“乌孙大营”等项目。“毡房”、“伊犁马”、大草原、“乌孙”等元素使得哈萨克族的形象更加生动鲜活。鉴于《可可托海的牧羊人》里的“可可托海”(镇)人口也以哈萨克族为主(百分之六十以上),如果可以冒昧推断的话,词作者心目中的主人公应该与哈萨克族有关——甚至不排除就是哈萨克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