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邂逅”玄奘—莎车纪行之二(下)

(2023-07-04 18:04:34)
标签:

《大唐西域记》

校注

季羡林

侯杨方

地理研究

事关玄奘,最好的方法是阅读玄奘自已的文字。《大唐西域记》明确记录了“斫句迦国”的细节:

斫句迦国

斫句迦国周千余里。国大都城周十余里,坚峻险固,编户殷盛。山阜连属,烁石弥漫,临带两河,颇以耕植。蒲陶、梨、奈,其果宴繁。时风寒,人躁暴,俗唯诡诈,公行劫盗。文字同翟萨且那国,言语有异。礼义轻薄;学艺浅近。淳信三宝,好乐福利。伽蓝数十,毁坏已多。僧徒百余人,习学大乘教……

大唐西域记最好的版本莫过于季羡林等注释的《大唐西域记校注》(中华书局版),特别是季羡林的长文和不可或缺的校注。“邂逅”玄奘—莎车纪行之二(下)

书影

“邂逅”玄奘—莎车纪行之二(下)
     季羡林撰前言翻拍件

以下恭录“斫句迦国”注释如下:

(一)斫句迦国:《后汉书》和《法显传》作子合国,《洛阳伽蓝记》卷五作朱驹波,《魏书》作悉居半,《大方等大集月藏经》作遮俱波,《南史》作句般,《新唐书》作朱俱波或朱俱槃,都来自*ukupa,*ukuban,*akupa,*akuban(悉居半除外),也即藏文文献中之u-go-ban,u-gu-pan,佉卢文人名中之ugupa,ugopa。另外,《高僧传》卷二《闍那崛多传》作遮拘迦,《月藏经》又作遮居伽,《南史》又作周古柯,皆来自*akukalka,为梵文化的字尾。又回鹘文《玄奘传》残本作*äkük(土古舍娃《玄奘传回鹘文译本残卷》,页16)。据中外学者的考证,斫句迦即今新疆叶城县,现代维吾尔语称为Qarγalïg(意为“有乌鸦之地”)。

 (二) 临带两河:此两河当指叶尔羌河与提孜那甫(Tiznaf)河。

关于莎车,《大唐西域记校注》认为应该是“乌铩国”:

 (一)乌铩国:关于乌铩国的考订,诸说纷纭。斯坦因以为在今之英吉沙县(Yangi-Hissar)与莎車/叶尔羌之间,莎车/叶尔羌也可能是乌铩的一部分(《古代和阗》,页42-44,87-88),伯希和同意斯氏的意见(《马可波罗注》,页885)。而白鸟库吉则认为当为莎車(叶尔羌)(《西域史研究》上,页19)。赫尔曼(Herrmann)也持此说(斯文赫定《南西藏》,第8卷,页59-60,451)。另外还有塔克库尔干东北之 Chihil Gumbaz 或英吉沙南之Ighiz Yar诸说。乌铩,回鹘文作usar(见土古舍娃《玄奘传回文本残卷》,页14)。

据《西域記》前文“从此东下葱岭东冈……行八百余里,“出葱岭”和下文“南临徒多河”,以及玄奘关于整个乌铩国的描述来看,当以今莎车县说为允当。莎车为喀什到和阗必经的最大绿洲,汉代作莎車(莎車古音*Sku——白注:a上还有一横,因不会输入暂缺,见以下原文翻拍件——或*Sakå),为当時西域南道中的大国。《魏书·西域传》作渠莎(似为莎渠之误)。在十一世纪七十年代成书的馬合木·喀什噶里的《突厥语辞典》中称作Yarkand(änt,“城市”。)元代史籍依当地叫名作鸭儿看、押儿牵。明代作牙儿干,清代作莎车或叶尔羌。

“邂逅”玄奘—莎车纪行之二(下)

  《大唐西域记校注》关于“乌铩国”的注释翻拍件

《大唐西域记校注》认为“佉沙国”当指喀什。

作为学术问题,对《大唐西域记》的解读是一个永远可以讨论的问题。譬如,新疆百科全书编纂委员会编新疆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版)一书虽然明确论及新近通行本为季羡林等编撰的《大唐西域记校注》”,但对《大唐西域记》就有不同的解读:

从印度返回时,书中卷十二述及的绿洲城国则有朅盤陁(白按:原文写作陀,在此引《大唐西域记校注》径改)国(塔什库尔干)、乌铩国(今英吉沙一带)、佉沙国(今喀什)、斫句迦国(今莎车、叶城一带)、翟萨旦那国(今和田)……

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侯杨方教授的论文《玄奘帕米尔东归路线的复原——基于GPS和实地考察的研究》(载《历史地理》)及相关研究值得特别关注。该文根据中、外文献,大比例尺地形图、卫星遥感图的解读、分析,以及六次境内、外帕米尔高原的实地考察,运用双重证明检验的方法,第一次精准复原了玄奘帕米尔段路线。与本文相关的结论之一是:

综上所述,乌铩国在今天的莎车绿洲当属无疑……,因此斯坦因认为的玄奘路线从方向、里程、目的地三方面都不符合玄奘本人的记录与实际的地理状况。

关于玄奘,侯杨方在《告诉你一个真实的玄奘》一文中写道:

玄奘是个顾念旧情的人,所以才会在十七年后还谨记去程路上与高昌王鞠文泰“还日相过”之约。当初鞠文泰堪称他的知己与恩人,在他西行最危难之时,与他结为兄弟,并以丰厚的馈赠助送他前往印度。因此,他婉言谢绝了鸠摩罗王走南海海路的建议,重走陆路,他要履行诺言,返回高昌与老友一会。

当玄奘来到佉沙国(都城故址即位于今新疆喀什市),准备走北道去见鞠文泰时,才听到一个悲惨的消息,高昌国已经灭亡,鞠文泰已死。于是,他没有继续沿着出国时走的北道回国,而是不惮费力,转而南下,取南道东归。这也显露了他对外界充满好奇心、不走寻常路的一面。“邂逅”玄奘—莎车纪行之二(下)

侯文翻拍件

  概而言之,迄今的研究表明,玄奘东归曾途经莎车无疑,但讲经之类的细节不无讨论余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