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跨界读曾公—以《认识周报》为重点(二)

(2022-12-20 09:21:18)
标签:

清华大学

第一级

清华周刊

傅任敢

忆文

(二)

关于《认识周报》,当年的《清华周刊》留存了第一手资料。出版于1928128日的《清华周刊》第30卷第5期有一则新闻,题为《酝酿中之伟大刊物:傅举丰任主笔,章熊任经理》,在此照录如下:

  三院一日讯:大四级同学傅举丰、章熊等,宿有志于新闻事业。近鉴于华北新闻界、学术界、言论界之沉寂无生气。决拟搆合同志,组织刊物。以期振聋发聩,与南方之现代评论并驾齐驱。该刊定名为“认识”每星期出版一次。外来稿件一律从丰酬报云云。记着按:出版杂志,乃资本主义者之独占事业。傅、章两君,节“叉烧肉”之余资以行素愿,志虽可嘉,然将来旧书出卖条告中,恐终不免有二君之大名也。

    另讯:该刊创办人尚有徐士瑚其人,徐君者大礼堂中高呼“老西见”某将军之同乡。其戚某,亦一打倒声中之红人也。徐君工交际,筹款颇易。然则两大哥典卖书籍之窘,终可免乎?跨界读曾公—以《认识周报》为重点(二)

     《清华周刊》引文翻拍件

跨界读曾公—以《认识周报》为重点(二)
   《清华周刊》封面

  该文署名为“侦探”。

文中的“傅举丰”即傅任敢,无疑是刊物组织者之一。

1982124日,傅任敢离世。212日,曾公撰写了深情忆文《对任敢同学的片段回忆》:

 任敢原名举丰,一九二五年考入清华大学,一年后专攻教育心理,学习成绩优良,甚得教师赏识。任敢沉毅有识,明敏笃实,遇事独抒己见,侃侃而谈,不畏强力,不喜阿附,故改名任敢。好读书,尤喜读罗素著作,有文才,每有写作,构思成熟,即奋笔疾书,短时立就,不多改易,而明畅曲达,文彩斐然。跨界读曾公—以《认识周报》为重点(二)

傅任敢先生,翻拍自《纪念文集》

 任敢既善于学习,又干练多才,待友诚信,以此为同校学友所推重与同年级同学牟乃祚、汤象龙,刘心铨、曾炳钧,袁翰青等尤友善。任敢在学生时期无党派,只加入当时校中一二学术友谊团体,如“青年励志学会”,“弘毅学会”。参加编辑《弘毅》会刊。一九二八年,与曾炳钧、徐士瑚、牟乃祚等创办一知识性刊物《认识周报》,并曾先后担任总编辑。该刊虽刊行不久,但在读者中反应良好,当时清华大学著名教授翁文灏、吴宓及北京大学教授陶孟和等,对该刊均交口称誉

 任敢在清华学习时,正值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革命的学生运动风起云涌。任敢此时注意力虽集中在学习,但经常参加进步的学生运动。一九二六年三月北京学生发起了反抗军阀,向段祺瑞政府请愿的运动,遭到武装镇压,发生了“三·一八”惨案,死伤学生数十人。同年级学友韦杰三烈士中弹牺牲,汪燕杰(振儒)受伤,任敢当时是在请愿队伍中亲历险境的幸免者。任敢在校内还积极参加了驱除腐恶势力,改革学制的学生运动……

(原文载《真诚的教育家傅任敢纪念文集》,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跨界读曾公—以《认识周报》为重点(二)

书影

此文是《文集》收录的曾公唯一一篇忆旧之作。由该文可知,两位同学相知甚深!

我在撰写曾公年谱时注意到,学校解散之后,曾公于1973年“任北京师范学院教授”。查阅傅任敢亲属撰写的“傅任敢先生编年事略”,傅任敢1954年调北京师范学院(首都师范大学前身),参加学院的筹建并具体筹组教育教研室,任主任,是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科的奠基人。1958年被划为右派。1961年调到历史系资料室,日后成为首都师范大学世界史学科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也就是说,曾公在师范学院期间与傅任敢有同事之谊。1982224日,傅任敢追悼会在八宝山举行,蒋南翔、周培源、李锐、雷洁琼、王淦昌、袁翰青、葛志成等以及清华大学校友参加或送了花圈,其中的王淦昌、袁翰青均为清华第一级同学。结合第一级同学1981年合影,曾公第一时间撰写了忆文,如果可以合理推断的话,曾公大概率也参加了追悼会。跨界读曾公—以《认识周报》为重点(二)

文字见图,翻拍自《纪念文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