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凉山剪影(续完)

(2022-08-17 07:57:45)
标签:

镇海寺

藏传佛教

观音殿

活佛灵塔

佛母洞

814日,景区内云雾弥漫、大到暴雨,平地起水——部分路段水流湍急没过脚踝,旅游鞋出门即变“雨鞋”,被迫亡羊补牢新购雨衣、鞋套全副武装出行。

想到前述的顺治传说,首站选择小众的镇海寺。清凉山剪影(续完)

镇海寺山门

镇海寺创建于明代,占地1620平方米。平分为前院、后院、南院三部分,共有各种建筑100余间。天王殿内脊梁下题记有“大清康熙四十九年岁次庚演孟夏吉旦,敕封清修禅师乃提督五台山番汉大喇嘛鼎增监错奉旨重建,住持朋错垂旦谨志”,说明是康熙年间重修。清凉山剪影(续完)

由此门可进前院。对联曰:章嘉活佛大慈悲法布殊胜道场;风水宝地真胜景山观二龙戏珠清凉山剪影(续完)

后院第二重殿: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壁画五彩纷呈,皆俱神妙,代表了藏传佛像画法的最高水平。清凉山剪影(续完)

大雄宝殿内壁画清凉山剪影(续完)

大雄宝殿外墙壁画清凉山剪影(续完)

大雄宝殿外墙壁画(局部)

官网曰:这座寺庙的特色殿,第三重殿观音殿。面宽五间,单檐硬山顶,前出廊。清凉山剪影(续完)

  殿外悬木匾一块,是乾隆皇帝书写的“性目净果”四个大字

清凉山剪影(续完)
   殿内有“金光轮藏”木匾,是清圣祖康熙二十二年所书

 

殿的佛坛中间塑观音菩萨,左边是文殊菩萨,右边是普贤菩萨,这三尊大士的塑像高1.9米,顶有螺髻,鼻下有浓厚的胡须,一副年高历深之态,好像是在山中修行多时,而终于得道的形象。这三尊塑像也表示了文殊、观音、普贤三位菩萨性格稳重刚毅。其特点是三尊男身像。清凉山剪影(续完)

菩萨塑像之一
清凉山剪影(续完)
   菩萨塑像之二
清凉山剪影(续完)
   菩萨塑像之三

菩萨——特别是观音菩萨——到底是男身还是女身?官网也有解释:

观音菩萨到底是什么样的形象呢?其实这三尊菩萨在修成正果之前都是男儿身,但是在得到果位以后,就没有男女之分,他们是既非男身也非女身,是一种阴而具阳的法身,不分男女。我们现在寺庙中看到的女身像,是在宋朝时候才开始有的。菩萨像也就是菩萨成道时的样子。清凉山剪影(续完)

观音殿内雕塑和壁画
清凉山剪影(续完)
   观音殿外墙悬挂的壁画


官网有章嘉活佛塔的背景介绍:

南院又称永乐院,院内有三世章嘉呼图克图灵塔,所以又称塔院。

章嘉活佛,是一个历代沿袭的佛位。第一代叫哲巴鄂色尔,青海互助红崖子张家人。以后各代章嘉活佛都要到青海张家土司去迎请,起初叫张家佛。到了清代康熙四十四年,第二代章嘉受封为“呼图克图”。“呼图克图”是蒙古语,意为“明心见性,生死自在”。章嘉呼图克图是仅次于达懒、班禅的大活佛。章嘉活佛至解放时已传至七世。五台山的文殊寺、广化寺、镇海寺、普乐院、善财洞、金刚窟,统称为章嘉六寺,或佛爷六处,清代皇帝尊章嘉活佛为“大国师”,让其统管内蒙49旗、青海29旗。民国初年,袁世凯委任嘉活佛为统管北京、西宁、五台山黄教的首领。蒋介石委任章嘉活佛为国大代表,并给章嘉活佛戴上蒙旗宣化使的乌纱帽。这位蒙旗宣化使,在北京设公署,在南京设办事处,镇海寺的永乐院是他的行署,内设八大处,仅马队就有一营之多。章嘉活佛在五台山拥有极高的权威。

三世章嘉若必多吉,于康熙五十六年正月十五诞生在甘肃凉州西莲花附近的一个牧民家庭。康熙五十八年被认定为二世章嘉阿旺曲丹的转世灵童,次年迎至青海藏传佛教名刹佑宁寺坐床,成为三世章嘉呼图克图。乾隆十五年二月,乾隆皇帝朝礼五台山,命章嘉国师随行。这是三世章嘉首次朝拜五台山。从此后,三世章嘉每逢夏季都来五台山坐静。乾隆五十一年四月二日,三世章嘉在五台山圆寂,遗言不要保存遗体,火化后装入铜塔存放在五台山镇海寺清凉山剪影(续完)

  章嘉活佛塔:由塔基、须弥座、覆钵式塔身、塔刹四部分组成,塔基由大型石条叠成,呈四方形,在塔基上矗立着汉白玉砌成的灵塔,塔身高9

清凉山剪影(续完)
   塔刹下部为亚字形刹座,上面是十三级相轮,上安由覆莲和宝珠组成的铜制鎏金塔刹,相轮两侧镶有铜制鎏金垂带,上铸祥云图案

清凉山剪影(续完)
   佛龛周围还刻着蒙藏式菩萨装的八大菩萨:文殊、观音、弥勒、金刚手、虚空藏、除障盖、普贤和地藏菩萨

清凉山剪影(续完)
   灵塔的须弥座为八角形,须弥座的下部雕刻着假山与波浪。须弥座束腰部分雕刻着“八相图”:下天入胎儿、太子降生、四门出游、逾城出走、修法成道、初转法轮、战胜魔军和涅槃示寂。在这八相图浮雕中,释迦牟尼及弟子、摩耶夫人、侍女、卫士、牧牛女、魔军和各种动物,形象生动,雕刻精细,具有中国化的风格,为清代石雕艺术精品。此为“涅槃示寂”

  官网云:三世章嘉灵塔,结构严谨和谐,气魄庄严高洁,雕刻精美生动,是一融汉、蒙、藏和印度风格为一体的汉白玉的覆钵式灵塔,是乾隆皇帝特敕的品级很高的“金顶玉葬”,具有颇高的艺术价值、观赏价值清凉山剪影(续完)

   塔院中的藏经阁原是国师修习之处
清凉山剪影(续完)

 康熙书匾

 塔院四周有画廊,感觉颇有藏传佛教的风格,随拍几幅与朋友们共享。  清凉山剪影(续完)

    随拍之一
清凉山剪影(续完)
   随拍之二
清凉山剪影(续完)
     随拍之三
清凉山剪影(续完)
    随拍之四
清凉山剪影(续完)
   随拍之五
清凉山剪影(续完)
    随拍之六
清凉山剪影(续完)
    随拍之七
清凉山剪影(续完)
    随拍之八

 

14日拜访的另一处小众景点是佛母洞。清凉山剪影(续完)

佛母洞又名千佛洞或千佛寺,道路更曲折。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在其游记中写道:由其前南折,攀跻四里,折上三里,至千佛洞,又名千佛寺、佛母洞。如果选择“正觉路”,需要攀登1580级台阶,可能是五台山台阶最多的寺庙——保守估计,也是台阶最多的寺庙之一!我已经攀登过108级台阶(菩萨顶)和1080级台阶(黛螺顶),雨天路滑加之13日的超负荷行走,知难而退地选择了索道。所幸,佛母洞的索道正常运行,乘坐索道上行于浓雾之中,颇有腾云驾雾之感。也因是日乘坐了索道,使得此次五台山之行补齐了交通工具——含自驾、徒步、公交车(游览台怀镇时坐过两次)和索道——的最后一块短板。清凉山剪影(续完)

文字介绍清凉山剪影(续完)

寺后有一个由地下水侵蚀而成的石灰岩洞,洞深约17米,分内洞和外洞,内洞椭圆形,小于外洞,两洞之间有小石孔,上下长而左右窄,呈椭圆形,最宽处直径有28厘米,仅容一人出入,令人奇怪的是,身材再肥大的人也能进得去出得来,身才再小巧的人进来出去也要费点周折,这就是佛母洞的魅力所在。因安全考虑,目前佛母洞已在洞口装铁珊门,不得入内清凉山剪影(续完)

官网关于佛母洞的背景介绍:

佛母,指释迦牟尼的生母摩耶夫人,她生下释迦牟尼后七天便去世了。佛教传说,摩耶夫人是奉了前世佛的旨意降临尘世间,任务就是孕育释迦牟尼以播佛教。释迦牟尼诞生了,摩耶夫人的任务完成了,所以马上脱离凡体,又回到了佛界。

佛母洞灵迹与释迦牟尼佛的诞生情形十分吻合,洞腔的母体内形,脏腑分明,右侧乳白色脊椎骨、肋骨形象逼真,洞口恰好处于右边肋下,所以人们就把这个石灰岩洞称为佛母洞。佛母洞是五台山的灵迹,它与众生有缘,入洞为“投入母胎”,出洞为“佛母重生”。由此小洞出入一次,等于转生一回,可消除烦恼,流转生死,一年之内多次出入此洞可连续转生,多种福田,多获圣果。清凉山剪影(续完)

佛母洞全景


是日天气不佳,但游人热情不减。中途遭遇严重堵车——很长一段时间内车流纹丝不动,被迫提前打道回府。因有走访南山寺、南禅寺等愿景,期待下一次清凉山之行……


附笔:关于顺治在五台山出家的传说,五台山若干寺庙都有记录。但浏览学者——包括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宫档案研究专家李国荣和北京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阎崇年——的著述,都倾向于是浪漫的传说,实际死因大概率是天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佛光寺寻踪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