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旧事—以“第三师”为重点(一)

标签:
新疆建设兵团第三师北京政法学院校友历史 |
我在小文《硅化木的记忆》(以下简称《记忆》)里讨论了中国政法大学及前身北京政法学院与新疆的渊源,我的初步考证结论为:母校在新疆的校友不晚于1961年。近日电话请教了就读本科时的党史课业师何长顺教授,何老师确认,他们这一届——1960届——毕业生也有同学赴新疆工作,其一是于朝显同学,曾在新疆军事法院工作,后调回北京任职北京市汽车工业联合公司纪委副书记;另一位是娄姓同学,曾在南疆工作。如此,母校在新疆的校友最早可以追溯至1960年。
何长顺教授近影。照片借自学校微信公众号载《70年·政法往事|何长顺:60载悉心守护,70年风雨兼程》
小文述及了母校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特别是农四师——的渊源,但限于资料没有展开。
据学校官网,新疆政法学院是“一所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举办并管理的公办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学校所在地图木舒克市官网全称为“新疆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也因此,探讨兵团旧事——特别是身在其中的第三师图木舒克市的北京政法学院校友不失为一个有趣且有益的问题。
江兴国学长当年的日记提供了相关线索。载于1968年5月30日日记中的两位同学信函均发自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其中分配至农五师的敖俊德信函披露了更具体的信息:
分配情况如下:
……
陈之选
刘凤琴
张连孝
因为不敢确定信中的“工三师”与现在的“第三师”的关系,我在《记忆》里没有讨论“工三师”的细节。
近日查阅《新疆百科知识辞典》,内有相关词条如下:
兵团工三师 1966年2月成立,师部驻莎车县。下辖工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团,另由工一师工五团、工一团的一个营、工二师十三团的一部分组成。1959年有职工5500人,1966年增加到8600人。主要任务是承建南疆地区的重点水利、公路和房建工程。1971年4月,撤销工三师建制,师部并入农三师各团场。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