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默默地,师母追随先师而去——追忆师母王昭仪先生的点点滴(十三)

(2021-05-10 08:32:23)
标签:

王昭仪

潘汉典

结婚照

画作

老照片

 (十二)

 正因为潘汉典先生北上来京,几经变动后于19534月入职中国政治法律学会研究部,师母王昭仪才会随后来京。用师母的话来说,当时结婚“随男方”。

据师母生前回忆,潘先生调入“政法学会”后就开始办理师母的调动手续,师母正式调入“政法学会”的时间约在19538月。4个月之内完成从烟台市人民法院到异地的中国政治法律学会的调动手续并入职,说明调动工作一直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效率颇高。据师母回忆,其间,曾到过北京。默默地,师母追随先师而去——追忆师母王昭仪先生的点点滴(十三)

潘汉典先生炭画作品之一。

潘先生“小书斋”里悬挂着一件先生的炭画素描作品,主角自然是师母,题记曰:

未作炭画已十三年了——忆仪喜此,久欲得之,即便不复藏拙,忙里偷闲,在一个星期日和几个深夜。写于北京,一九五三、六、廿八

对照本文(十)所附老照片可知,炭画是对老照片的临摹,惟妙惟肖——尤其是传神的眼睛!推断作画时间当在师母第一次来京前后。默默地,师母追随先师而去——追忆师母王昭仪先生的点点滴(十三)

潘汉典先生炭画作品之二(翻拍置于镜框里的作品,因玻璃反光效果不理想)。

另一幅同题炭画披露了先师其时的寓所:

一个幽静的星期日,在绿荫满窗的灰楼,五三年六月二十八日,北京大学。

  “幽静的星期日”、“绿荫满窗”反映了作者的愉悦心情,“灰楼”和“北京大学”自然与先生此前的工作单位有关——也说明作画时仍住北京大学宿舍,但已由刚入职北大法律系时的沙滩红楼迁至灰楼。

  “小书斋”有一幅先生与师母的合影,潘先生的题记记录了拍摄的三个要素:时间195395日;地点北京东城;人物潘先生和师母。我请教老照片,潘先生脱口而出“新婚燕尔”。师母补充道:具体拍摄时间是某日晚上,二人都是低调之人,何况自己穿了旗袍,不愿意被人看到。照相馆在王府井大街,照相馆一度还曾把此照放到橱窗里,后来经要求才撤下。

默默地,师母追随先师而去——追忆师母王昭仪先生的点点滴(十三)
       潘汉典先生与王昭仪先生结婚照。

相册里留存了于此前后的几幅旧照,定格了师母与先师新婚之年的幸福时光。默默地,师母追随先师而去——追忆师母王昭仪先生的点点滴(十三)

照片后有潘先生手记:一九五三年初夏。默默地,师母追随先师而去——追忆师母王昭仪先生的点点滴(十三)

潘先生手记:仪和典 一九五三年十二月一日,在北京”。默默地,师母追随先师而去——追忆师母王昭仪先生的点点滴(十三)

潘先生手记:仪和典 一九五三年十二月十三日午后,在北京天安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