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厚重的辞典,珍稀的史料——以比较法学为视角(一)

(2021-03-04 19:53:06)
标签:

《日本人物辞典》

1959年

厚重

潘汉典

“补课”

作为一名“比较法学”的学徒,本人热衷于搜集、阅读比较法学史——特别是近现代中国比较法学史——的珍稀史料。近日有闲,翻阅出版于1959年的《日本人物辞典》(以下简称《辞典》),获益良多。

鉴于该辞典在当今中国学术界——包括法学界——鲜被论及,本文尝试阅读《辞典》相关内容,并从比较法学的角度做一初步探讨。厚重的辞典,珍稀的史料——以比较法学为视角(一)

说明文字见图(潘汉典先生手迹),翻拍自先生相册。

(一)

本文题目用了“厚重”二字,《辞典》分为上、中、下册,总计近四千页(含附录),可谓名副其实的既“厚”又“重”。《辞典》国务院外事办公室1959年编印,规格之高显而易见。厚重的辞典,珍稀的史料——以比较法学为视角(一)

书影。

编者说”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一、这部“日本人物辞典”是从有关各部干部取得各方面的积极协助而完成的。但是由于业务经验不够,资料条件受到限制,同时为了争取早日出版以应需要,工作上赶得比较急促,因此错误和缺点一定是不少的,有些应该予以收录的人物也难免有所遗漏。希望同志随时给予指正,以便今后修订补充。

由于本辞典使用了不少我方内部反映料,务请严格注意保密。    

   、这部“日本人物辞典”总共收集了10374名的日本人物材料。其中包括党政(法西斯团体在内)、经济、工会、警、文教、艺术、科学、宗教等各方面的现代人物10,071名明治新以来较重要而且同我国有关的历史人物303名。另外,各有附录表格资料及解等十二种,以供参考。

    三、在人物选择上,一方面收集了前日本社会各阶层中较知名和较有影响的人物;另一方面,对解放后来我国访问过的和同我国有过来往的日本人,原则上都加以收录。

四、所用材料,大部分是1957年底以前的日方各种人物辞及报刊料,也有一部分是各有关部提供的最新材料

  五、使用时注意下列各点

    (一)内容排:一般分:1.姓名 2.别名、性别(厂(历)史人物项内不者均为男性,女性特别)、生年月日、籍贯和通讯处;3.职;4.简历;5.政治态度、社会地位及社会关系等6.著作、信仰、爱好等六项,分段叙述,材料过少者则适当地加以合并叙述

……

(三)处:为便于查对使用,都采用日本原来的写法……

考虑到《辞典》内封扉页明确注明的“内部资料,注意保密”字样,估计发行量不会太大。

因旧书价格已经飙升至成百上千元,学校图书馆也没有收藏,我于2018年前往国家图书馆查阅并阅读了部分条目。

(二)

我何以会对这样一本六十多年前的旧辞典发生兴趣呢?这要追溯到约10年前的2012年主编《潘汉典法学文集》,斯时撰写潘先生学术年谱,已经注意到先生“应国务院外办约稿,译《日本人物辞典》(法律界人物,上、中、下三册)”,但限于资料和精力,一直没有细究。2018年,我意外发现了先生写于1979年的一份“个人汇报”手稿(其时供职于社科院法学所),文中写道:

……参加国务院外事办公室主编的《日本人物辞典》(上、中、下三大册,1958年版,机密)的工作,撰写了日本法学界和法律界人物的词条……

正是阅读先生的手稿,促使我下决心搜集并阅读《辞典》原件。阅读《辞典》后发现,先生文中所述“撰写了日本法学界和法律界人物的词条”无疑更为准确,我原文里明显遗漏了“法学界”。当然,阅读《辞典》也发现,文中的“1958年版”应该是误记,实际应为1959年版,前引“编者说明”落款时间就是“ 195951”。

需要说明的是,我定稿于2017年的小书《东吴身影:走近导师潘汉典》所附先生年谱修订版,也有同样的缺憾。也因此,研读《辞典》也是我订正旧稿、修正错误并“走近”先生的一节必不可少的“补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